(1)自我表現,“不是自我吹噓。”
現實社會中有些人“只埋頭工作,不尋求收獲。”他們以為只要努力工作,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過去社會上一些年長者擔心年輕人不肯踏踏實實的付出勞動,常常語重心長地告誡年輕人,要“只講耕作,少問收獲”,要相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認為只要付出過、辛苦過,這一生就沒白活,至于收獲,那是不應計較的事,況且上天總是公正的,收獲一定屬于那些辛勤耕耘的人們。
其實不然,就像現代社會的商品必須做廣告一樣,一個人要想嶄露頭角,得到命運之神的青睞,也要善于表現自己。
人的才能需要表現,只要表現,才會為他人所知,知道的人多了,為你提供的機遇也就會多起來。有時,甚至會出現這樣的,結局——在你的表現得到認可之時,就是機遇來臨之日。
在電影《飄》中扮演女主角郝思佳而一舉成名的費雯麗,就是在表現自我中抓住機遇成名的。當時《飄》已開拍,但女主角的人選還沒確定。畢業于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最文麗決定爭取出演郝思佳。但她當時還是默默無聞,沒有什么名氣,怎樣才能讓導演知道“我就是郝思佳呢”? 我,他決定毛遂自薦,方法是自我表現,一天晚上,剛拍完《飄》的外景,制片人大衛又愁眉不展了。
突然,他看見一男一女走上樓梯,男的他認識,那女的是誰呢?只見他一手扶著男主角的扮演者,一手按住帽子,自己把自己裝扮成郝思佳。這時,男主角突然喊一聲:“喂,請看郝思佳!”大衛一下驚住了,“天呀 ,這不就是活脫脫的一個郝思佳嗎?!”費雯麗被選中了。
當然,許多人不會像費文麗那樣走運,可能不會一次表現,就一舉成功。這就需要有耐心,有恒心,一次不行就多表現幾次,在一個地方表現無效,就在多個地方進行表現。表現多了,被發現,被賞識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當然沒有踏實的工作做基礎,只靠“表現”也是不行的,任何一個真正的領導所欣賞的、得意的是能為他創造業績的人、能為他帶來榮譽的下屬,只要你為領導干出成績,向領導要求你應該得的利益,他會滿心歡喜答
的。如果你無所作為,無論在利益面前表現的多么“老實”,領導也不會欣賞你器重你的。
因此,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苦干”與“表現”的分過。
中國人愛把“含而不露”看著一種美德,一個人的優點、成績和才能,只能由別人來發現。至于自己,盡管你已做出許多成績,有淵博的知識和驚人的才華,也只能說自己“才疏學淺”。如果有誰鋒芒太露,就容易召來非議。人們喜歡恭順謙讓者。因此,“毛遂自薦”的故事,聽起來總不如,“三顧茅廬”那樣入耳。勇于表現自己才華的人,也總不如“謙謙君子”那樣受到歡迎。
然而!在今天激烈競爭的年代,一味的做,“謙謙君子”,卻有可能成為一大缺點,競爭就是要“競”要“爭”,就是要敢于和別人去一比高下。
今天的時代,是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斷敢行的作風。時間那么寶貴,人們忍受不了那種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謙遜”,不要聽那種婆婆媽媽、“彎彎繞”式的“自謙之辭”。你行,就來干;不行,就讓開。故作姿態的,“謙虛”,完全沒有必要。在現代社會,精明的企業家招聘員工,聰明的領導者挑選下屬,并不是首先看你怎樣言辭周到,謙恭有禮,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實學。你應當實事求是的宣傳自己:我有什么長處,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直來直去,使別人了解你。這樣,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機會。
社會變革的加快,加速了知識更新的步伐。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才能和精力都受時間的制約。錯過了時機,知識就會貶值,精力就會衰退,如果一個人不能在自己的黃金時代抓住機會,大膽地,主動地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若總是“藏而不露”,就會貽誤時機。等到有一天別人終于發現你時,也許,早已錯過了時機,你的知識和特長已成為過時的東西。在知識驟增的今天,不管你怎樣“學富五車”,也只能在短短時間內保持優勢,能不能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獲得施展的舞臺,將成為決定你成敗的關鍵。現代社會是人才濟濟的社會,可供社會選擇的人才很多。你既然留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么,有誰愿意,放著明擺的別的能人不用,而來花時間考察了解你呢。而且既然存在著競爭,對于機會,別人就不會同你謙讓,而會同你競爭。一旦你失去被選擇的機會,別人就會捷足先登,而你只好自嘆不如了。
現代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機會的競爭,機會是至為寶貴的。我們一遇到機會,就應當緊緊的抓住它。大畫家徐悲鴻是一位伯樂,傅抱石的才能就是他發現的,但他發現了緣由卻是出于傅抱石的自我推薦。假設傅抱石不趁徐悲鴻途經南昌的機會去拜訪他,而是矜持、靦腆、猶豫,見了大師不敢拿出自己的作品,說話吞吞吐吐,含含糊糊,又怎能得到徐悲鴻的賞識和幫助呢?我國女排名將張蓉芳,13歲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個兒高,活潑好動,想當運動員。一天,她拿定主意,和鄰居中一個要好的姑娘一道,跑到人民體育場,沖著一個相遇的中年人說:“我叫張榮芳,我想當運動員。”那中年人正是成都市青少年體訓隊的王教練,王教練慧眼識英才,讓她加入了成都青少年體訓隊,假如張蓉芳因羞怯不敢毛遂自薦,就有可能錯過良機,至少會推遲步入體壇時間。美國搞總統競選,每個候選人總要對自己大吹大擂一番,說自己有怎樣的宏圖大略,怎樣的安邦治國之才,等等。那倒確實有個好處,就是使他自己得到充分表現。當然,我們并不提倡自我吹噓,更不贊成弄虛作假,甚至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但也不欣賞那種故作姿態的過分謙虛。你只有實事求是地、勇敢地、充分的表現自己的膽識和才能,機會才會來光顧你。
有人勇于表現自己的膽識與才華同“出風頭”聯系在一起,這顯然是不對的。主動進取,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這不是出風頭,而是對自己的尊重以及對社會的負責。有些真知灼見,你不宣傳,別人就不知曉。有些對社會進步具有促進作用的創新見解,你不宣傳,也就無法得到推廣。這不盡是個人的損失,也是社會的損失。你。人們只知道,貝爾發明的電話機,殊不知在貝爾以前,早有人發明了這類裝置,不過當時人們不理解這種發明的社會意義,不予理睬,而這位發明人也就就此撒手了。貝爾發明電話后,遭遇也并不比這個人更好,但他卻頑強的向人們宣傳自己的發明成果,像“馬戲團”那樣,到處到許多城市去表演。實在行不通的情況下,又辦了個“貝爾電話公司”,最后才把電話推廣了開來。倘若沒有欠爾的“自吹自擂”電話機怎么進入人們的家門?可見,勇于表現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壞,恰恰相反,這正是優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種品德。在這里當“謙謙君子”是沒有必要的,你就是自己的“伯樂”。
勇于表現實際上是推動人們進取向上的一種心理動力。沒有一個人愿意自己默默無聞,誰都想使社會知道自己的存在,想在歷史上或多或少留下一點影響。這是推動人們奮發圖強的一個動力。歷史表明,一個社會只有當它的成員能夠普遍的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時候,這個社會才是生機勃勃、興旺發達、充滿合力的。馬克思早在100多年以前,就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共產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封建社會反對自我表現,壓抑人才,造成了“萬馬齊發”的局面,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造成數千年的社會停滯。
從個人和社會的相互關系看,勇于表現是個人對社會的一種奉獻。一個人,縱然有滿腹經綸,然而他不表現;縱然他有一肚子錦囊妙計,但是他不獻出,那他就談不上對社會有什么貢獻。勇于表現,是把內在的本質外在化,精神的東西物質化,有用的經驗公開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勇于表現的過程,就是人們積極從事創造的過程。它把個人的智慧和才能,理想和抱負獻出來,供他人去認識和了解,供社會選擇和使用。
當然,自我表現和自我吹噓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自我表現者,是靠真才實學,靠實實在在的行動,靠看得見的成果來表現自己的價值的。而自我吹噓者則拿不出什么實實在在的東西,是靠謊言和欺騙等虛假的東西來表現“自我價值”。這種自我吹噓,只有一時的誘惑力,一旦真相暴露,就將被人們所唾棄。
職場需要適當的自我推銷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來這家店就餐,有幾個關鍵字要提一下:夏威夷,海灘,沖浪,炸魚薯條。等等…夏威夷?你們肯定要問了,真確定有好吃的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