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書籍分類的重要性
作者認為:閱讀一本書,首先要知道這本書是哪一類書,而且是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是在你閱讀之前就先知道。
譬如你一定要知道,在讀的到底是虛構作品(小說,戲劇,史詩,抒情曲)還是論說性的書籍?論說性的書籍,主要的目的是在傳達知識。
1.什么是論說性的書籍呢?
對于任何一本書,主要內容是一些觀點、理論、假設、推論所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這些主張是有根據的,有道理的,那這種傳達知識的書,就是論說性書籍。而且它分為兩大類:實用性和理論性
我們要知道不只是哪一類的書給帶給我們指導,也要知道是用什么方法指導。歷史類書與哲學類的書所提供的知識與啟發就截然不同,在物理學或倫理學上,出現同一個問題的方法可能也不盡相同,更別提各個不同作者在處理這么多不同問題,所運用的各種不同方法了。
2.分析閱讀的第一個規則
雖然適用于所有的書籍,卻特別適用于閱讀非虛構——論說性的書。你要如何用這個規則呢?
就像我以前建議過的,一開始你要檢視——用檢視閱讀,先瀏覽一遍,你讀讀書名、副標、目錄,然后最少還看到了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紹及索引。如果這本書有書衣,要看看出版社的宣傳文案。
第二節、從一本書名你能學到什么
許多人會忽略書名或序言的原因之一是,他們認為將手邊的閱讀這本書的做分類,也是毫無必要的,因為他們并沒有跟著分析閱讀的第一個規則走。
閱讀說明很重要但還不夠,除非你能在心中有一個分類的標準,否則世上再清楚的說明,再詳盡的目錄、前言,對你也沒有什么幫助。
再強調一次,光是將的書籍分類到某一個種類是,還是不夠的,要跟隨第一個閱讀步驟。你一定要知道這個種類的書到底在談些什么?書名不會告訴你,前言也可能不會告訴你,有時甚至這本書多說不清楚,只有當你心中有一個分類標準人才能做明智的判斷。
主要的分類法,一種是虛構類,另一種是傳達知識,說明性的論說類。這里又分為理論性和實用性的兩個原則。
第三節、實用性Vs理論性作品
理論性的作品在教你這是什么,實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概括來說這就是知與行的區別。
大范圍和嚴格來說,任何一本教我們如何生活,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同時做了會有什么獎賞,不做會有什么懲罰的倫理的書,都是一本實用性的書,比如經濟學。
1.實用性類分為三類
①.類:指南類
任何一本書告訴你該做什么獲得如何去做,都是,都是實用的指類書籍。因此,說明某種藝術學習的技巧,任何一個領域的使用手冊,工程、醫藥,和烹飪。
②.類:規范類
便于分類為“教導性”的書,如經濟,倫理,或政治都是實用的書。
③.類:演說類
無論是政治演說說或道德規勸,都是想告訴你該做些什么,或者你該對什么事情有什么樣的反應,他們不僅下給你一些建議而且想下說服你,跟隨他的建議,因此在每一種道德論述的文字中,都包含了雄辯或規勸的成分。
2.舉例某些特殊情況:
其一,有些現代的社會學研究只提供人類的行為觀察,而不加以批判,既非倫理也無關使用,那就是理論性的書——科學作品。
其二,在經濟學中也有同樣的狀況,經濟行為的研究報告,數據分析研究,這里工作是理論性的而非實用。
3.如何分辨?
有時從書名或前言,無法分辨一本書的類型,就要從一本書的主要內容來觀察,這是你的依賴,在文中的蛛絲馬跡,比例:
一本使用的書,很快就會暴露它的特質,他經常會出現“應該“和“應當”,“好”壞“結果”和“意義“之類的字眼。使用書所用到的典型陳述,是某件事情應該做完,或做到);這樣做(或制造),我們東西是對的,這樣做會比那些做得結果好;這樣選擇要比那樣好,等等。
相反的,理論性的作品卻常常說“是”,“沒有”,“應該“,或者“應當”之類的字眼。那是在表示某件事是真實的,這些就是事實,不會說怎么樣換一個樣子更好,等等。
第四節、理論性作品的分類
按照傳統的分法,理論性作品被分為歷史、科學和哲學
1.歷史
歷史的本質是口述的故事,是紀事。歷史是某個特殊事件的知識,不只存在過去,而且還經歷時代的不同有一連串的變化,歷史學家在描述歷史是通常會帶著個人色彩——個人的觀點,觀察或意見。
2.科學
科學不在意過去的事情,他面對的事情可能發現任何時間地點的事情,它尋找的是定律和通則。有時會出現“科學“兩個字,但大部分出現的是心理學,幾何學,或者物理學之類的字眼。當然我們必須要知道這本書所討論的主題是哪一類,像幾何學當然是科學,而形而上學是哲學
3.哲學
哲學比較像科學不像歷史,追求的是一般人真理,而非發生在過去的特別事件。但是哲學家所提的問題又跟科學家又不一樣,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相同。
4.如何區別這本書科學和哲學呢?
總結:如果一本理論書,強調的內容超越了你的日常和正常生活經驗,那就是科學的書,否則就是哲學。
基于以下幾點
①.哲學家所提出來實驗或觀察,不會超越一般人的社會經驗,一個哲學家對讀者所提及的事情,都是自己正常及普通的經驗以證明,或支持他說的話。
②.如果我們說科學家是以事業為基礎,或依賴精神的觀察研究,而哲學家只是坐在搖椅上的思考者。他們區別就是,科學家會從他的特殊經驗的結果作為舉陣,而哲學家卻以人類的共通性做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