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詩,在初中、高中、大學前期,有過一段興趣。期間閱讀過的一些詩作,給了自己思想、性格以至人生比較深刻的影響,至今難忘。
1
1982年,初中二年級時,施企巴喬夫《兩個日期》一詩,讓自己站在人生的起點,去錯位體嘗年老時心境,從而得以審視生命,引發一種對生命的反思與自覺。
《兩個日期》(俄)施企巴喬夫
我知道,死亡必將來臨,無法把它逃避,
在我的照片下面將排列上兩個日期,
連接著它們的短短的破折號,
把我整個的一生納入了一厘米。
假如你是我的朋友,請站在靈前,
再一次高呼
說老頭絕不滿足于這個長度,
不要徒勞地同時間爭辯,
你什么也喚不回轉。
你們都在哪里啊,我的朝霞,我的童年?
許多的鋼鐵磨損了,
多少河水已經流逝。
我的青春的腳步啊,
你留下了什么樣的痕跡!
革命和戰爭,
年代,歲月——勞動和戰斗。
我那崇高的珍貴的火熱的中年啊,
已經留在了背后。
時間在嚴峻的額頭上,
越來越深地刻下了皺紋,
但有什么辦法呢?加倍地工作吧,
黃昏已經臨近!
為了夏天落雨的時候
或當雪花飄舞之際,
我最后的呼吸,
能溶進未來的大地。
……
人生真是不經活哪,好像就是讀一首詩的時間,人生已經走過中年,自己現在正是詩里所說的——“我那崇高的珍貴的火熱的中年啊,已經留在了背后。”……
2
初中之前,最遠到過一次縣城,南方只是一個遙遠的想象,一首《南方的愛》使這個想象持久地深入內心,終于,上大學時我選擇去了南方。
《南方的愛》 ?祁放
南方的愛是溫馨的,
彌漫著金英子的花粉,
飄溢著茶樹的清香;
清澈的小河邊,
小船作出一架,
會搖晃的橋梁。
我來尋找故事,
村頭的老樟樹,
卻只對我呆呆地望,
我也沒想好,
小時候奶奶哄我睡覺,
為什么總用她漏風的嘴巴,
許給我一只樟木箱。
我是南方的女兒,
是風把我帶走的。
此刻,又像一朵雪花,
飄回到這片,
沒有雪花的土地上。
我真想做些什么,
哪怕是一只水牛背上的小曲,
也會把真誠的微笑,
還給每一個對我微笑的人。
南方的愛是深情的,
他不喜歡寂寞和悲傷。
春天從這里出發,
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門窗……
? ? ? ? 長大后,多少次行走在江南,但始終只是過客,置身白墻黛瓦、枕水人家之間,沒有深入血脈的感動。——只有那黃土高原的溝溝坡坡,才是生命深處的依歸。
3
在詩里培育自己的情感,因為有些情感在現實中可能無法遇到培養基,文學、戲劇的功能正體現在這里。在詩中把人生的苦難想象,在想象中學會堅韌自強。
《活著》 盲人詩人周嘉堤
既然生活中沒有光明,
為什么還要活著?
我問自己,
也有人問我。
人生似望不透的黑洞,
我的路全靠手摸,
碰著石壁,滾下深洼,
我遍體鱗傷,腳跛頭破。
因為我看不見,
感受到的常常是饑、是渴,
然而我……
竟在黑暗中把光明求索。
弱者的不幸連著死,
不幸使不屈者把不幸擺脫,
沙漠中的紅柳不會羨慕鮮花,
渴不死,就要活。
生存需要多少忍耐,
巨大的不幸孕育著巨大的快活,
當我的喘息化作跋涉者出發的號角,
我想起了失明的駱駝……
人生中的苦與難,不是壞事,能讓人的筋骨更硬、更堅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風風雨雨,磕磕絆絆,過來就是一條好漢。
4
高中,沒有愛情故事,但不妨在詩歌中把美好的愛情想望,也在詩歌中把失戀的味道品嘗,預習可能遇到的情感挫折。經驗,特別是心理經驗,不必親身經歷,大可以在文學作品去經歷。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心靈成長史。
《羅累萊》??海涅 ? ? ?
不知道什么緣故,
我是這樣的悲哀;
一個古老的童話,
我總是不能忘懷。
天色晚,空氣清冷,
萊茵河靜靜地流;
落日的余輝
照耀著山頭。
那最美麗的少女
坐在上邊,神采煥發,
金黃的首飾閃爍,
她梳理金黃的頭發。
她用金黃的梳子梳,
還唱著一支歌曲;
這歌曲的聲調,
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
感到狂想的痛苦:
他不看水里的暗礁,
卻只是仰望高處。
我知道,最后波浪
吞沒了船夫和小船;
羅累萊用她的歌唱
造下了這場災難。
《當初,我們倆說再見》??拜倫
當初我們倆說再見,
在沉默和眼淚里,
心兒已經碎了一半,
就將常年的分離,
你的臉頰冷的發白,
你的吻更是冰涼;
那個時辰確是預言了
今天的悲傷!
早上的露珠給我的額角
一種陰涼的感覺——
就好像給我預先警告,
我今天所感到的一切。
你撕毀了你的全部盟誓,
你的名譽是如此不堪,
我聽見人家說你的名字,
就把它的羞恥分擔。
他們在我面前提到你,
像喪鐘敲到我耳朵里來;
我全身起了一種戰栗——
你為什么如此可愛?
他們不知道我認識你,
我認識你太深了;
我將永遠永遠惋惜你,
不是言辭所能說明的。
我們曾經在秘密中相見——
現在我在沉默中悲嘆,
你的心兒居然冷淡,
你的靈魂居然欺騙。
假如我要走過長久的
歲月之后跟你相會,
我將怎樣來招呼你?——
因沉默和眼淚。
5
自我勉勵、自我放任同時存在。在現實中勉力,只在心中放任。“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是高三時發奮的宣言。“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只是給心靈一種寬慰。
《守歲》 席振起
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映碧紗。
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東歸別常修》? 羅隱
六載辛勤九陌中,卻尋歸路五湖東。
名慚桂苑一枝綠,鲙憶松江兩箸紅。
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
唯慚鮑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風。
6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少年時期是自然的、無意識的,有意識的交流總要受到觀念的支配,費.伊.丘特契夫的《別聲響》以及雨果的《我們都是瞎子》,促成自己不愿與人交流的性格。這種觀念明知是消極的,但和自己的心理傾向相同,所以選擇了認同。
《別聲響》 費.伊.丘特契夫(俄)
別聲響,要好好藏起
自己的感情,還有向往。
任憑它們在心靈深處
升起,降落,不斷回蕩,
你應該默默地看著它們
就像欣賞夜空中的星光。
? ? ? ? ? ? ? ? ? ? ——別聲響!
您怎能表白自己的心腸?
別人怎能理解你的思想?
各人有各自的生活體驗,
一旦說出,它就會變樣!
就像清泉噴出會被弄臟,
怎能捧起它,喝個歡暢?
? ? ? ? ? ? ? ? ? ? ——別聲響!
要學會生活在理智之中,
全宇宙,就是你的心房!
可惜神秘和迷人的思想,
全被那外來的噪聲擾攘,
甚至月光也把靈感驅散,
但你要懂得自然的歌唱!
? ? ? ? ? ? ? ? ? ? ——別聲響!
《我們都是瞎子》 雨果
我們都是瞎子,
吝嗇的人是瞎子,
他只看見金子,看不見財富;
揮霍的人是瞎子,
他只看見開端,看不見結局;
賣弄風情的女人是瞎子,
她看不見她的皺紋;
有學問的人是瞎子,
他看不見自己的無知;
誠實的人是瞎子,
他看不見壞蛋;
壞蛋是瞎子,
他看不見上帝;
上帝也是瞎子,
他在創造世界的時候,
沒看見魔鬼也跟著混進來來了;
我也是瞎子,
我只知道說啊說的,
沒看見你們是聾子。
《有贈》 席勒
把你所知者告訴我,我將感激地恭聽
? ? ? ? 可是,你談你自己;算了吧,朋友!
7
人類初期,自力救濟是最自然的法則;而今法治秩序中,自力救濟仍是必備的手段。正義往往需要用強力來論證,因此,我當年就象下面這首詩中那樣——也曾用功練過拳腳。
《怎能象膽小鬼那樣生活》 (泰國) 維特亞貫·強恭
記得那還是我的孩提時代,
小伙伴打了我,
我大哭起來。
跑回家門向母親訴說委屈,
母親并不同情,
她的話卻使我永遠難于忘懷:
“你怎能象膽小鬼那樣生活?
你的手,你的腳是否還在?
如果你面對欺侮不敢反抗,
那還哪有做人的氣概?!”
從那以后母親的話便裝在我的心里,
多次拼死抗爭不再懈怠。
也曾用功練過幾身拳腳,
長大成人也積習未改。
時光到了現在,
欺人的風雨不時襲來。
我發現那樣的勇氣并不適宜,
誰能臨陣逃脫才是最大的能耐!
人們不敢正視現實,
好象瞎子不看屋外,
耳朵裝聾不聽任何聲音,
嘴里不敢有半句駭怪。
非正義逞兇肆虐,
人們處處泰然悠哉游哉!
“你怎能象膽小鬼那樣生活?
你的手,你的腳是否還在?
如果你面對欺侮不敢反抗,
那還哪有做人的氣概!”
8
學生生活日復一日,單調重復缺少變化,年青人躁動的心,常常期望風暴的洗禮。
《帆》? 萊蒙托夫
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云霧里?
有一片孤帆兒在閃耀著白光?
它尋求什么,在遙遠的異地?
它拋下什么,在可愛的故鄉?
波濤在洶涌,海風在呼嘯?
桅桿在弓起了腰軋軋地作響?
唉,它不是在尋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走他方?
下面是比藍天還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黃色的燦爛的陽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風暴?
仿佛是在風暴中才有著安詳
9
大學時期對異性的情感,有點虛幻和縹緲。唯其虛幻和縹緲,才致終生氤氳,氤氳在心靈的角落。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 ? ? ? 你不必訝異,
? ? ? ?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 ? ? ? 你記得也好,
? ? ? ?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10
大學生活不免空虛、寂寞,但我相信堅強的心靈可以自持一切。美國詩人勃萊的《忙人說話了》,正道出了自己的追尋,“男兒到死心如鐵”,男生就要是男生。
忙人說話了?(美)勃萊
我不愿將自己獻給寂寞之母
愛情之母? 談心之母? 也不獻給
藝術之母? 眼淚之母? 或大海之母
也不獻給悲哀之母
低頭嘆息者之母
死亡的痛苦之母
也不獻給蟋蟀長鳴的秋夜之母
開闊的田野之母,或耶穌之母
我只愿將自己獻給正義之父
愉快心情之父? 也是巖石之父
也是最合禮節的姿勢之父
大通銀行點燃了
一炷火焰,把我引向沙漠
焦干的田地,一切化為零的風景
我愿將自己獻給正義之父
愉快之石? 錢財之鐵? 巖石之父
大學后期,“服膺理智,摒棄感情”,便自覺遠離了多愁善感的詩和詩人。現在想來,真是一種損失。古人云“情長壽亦長”,佛家說“多情乃佛心”,情多未必累美人,情多未必不丈夫。
多年以后直至現在,對新詩一直再沒有引發興趣,倒是對古詩詞越來越能進入。“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古人富于感情、深于用情,其詩文古雅醇厚、情真意切,往往沖撞、激發亦宣泄自己心中隱忍的情愫。
自己初二時摹畫的裴多菲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