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是一種信仰,我沒有信仰我不知道信仰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不管任何人心里都有自己要堅守的東西,有的人是對一個人的堅守,有的人是對一件事的堅守,有的人是對一種文化的堅守。別人都不理解你的行為總覺得這是固執,這是保守,和現實的利益比起來就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百鳥朝鳳》講述是關于嗩吶人的堅守。就像所有的文化一樣,從興起到興盛最后都會經歷一個衰落的過程。在經濟還不發達的時候,吹嗩吶就是紅白喜事主要的演奏形式。那個時候鎖匠們是受人尊敬的,而吹嗩吶更是很多人向往的。但是當經濟開始發展,很多新鮮的事物開始興起時,總有些東西是會被時代所淘汰的。嗩吶就是其中之一。在電影中,我看到焦師傅為嗩吶奔走,為嗩吶獻出了生命,我很感動,這種感動和看愛情片流的眼淚不同,我心靈中某個神經受到了觸動然后我不由自主的覺得那些人的偉大。雖然我不知道傳承的意義,我沒有領悟過那種神圣的使命,因此沒有那種特別深刻的感受,但是就像人性本善,有的東西我們不需要親自體會,內心也會天性的感受到那種傳承的使命感。當面對現實,師兄們紛紛放棄了嗩吶開始在現實的生活中另求生路的時候,天明卻一個人堅守著,我可以看出來他也是迷茫的,因為只靠一個人的力量能夠改變什么呢!在城市的大街上,嗩吶人靠著吹嗩吶街頭賣藝為生,我想這是對嗩吶匠人多大的諷刺。曾經的興旺帶來的榮光是鎖匠人引以為傲的,就像你家中突然有一位高中狀元所帶來的榮耀,但是突然朝代變了狀元又有什么用了呢!只是徒增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人們的悲傷而已。焦師傅死后,天明在焦師傅墳前吹“百鳥朝鳳”,這是人死后有豐功偉績表示世人對他們的尊敬才會吹奏的曲子,當然我們都會覺得焦師傅受之無愧,以為他對嗩吶的傳承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而當嗩吶被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我想焦師傅是欣慰的,至少在新事物的沖擊下,嗩吶被歷史留住了。最后那個鏡頭焦師傅歡快的朝遠處走去,那個背影既讓我興奮感動,又讓我傷心落寞。興奮感動于焦師傅死前知道嗩吶將永遠被傳承,他死的安詳;落寞于一個老人孤單的背影以及他之前為嗩吶所做的堅守。
可能現今社會人們更加喜歡幽默搞笑的喜劇片或者煽情的愛情片或者驚心動魄動作片,這種讓人安靜思考讓人反思的文藝片不太會引起人們的興趣,而被媒體報道相關事件之后覺得出于某某原因又去電影院看看,最后一看了之。而我可以肯定的是,你在觀看完那一會心里肯定是有極大感觸的也有想過自己能夠做什么。但是一覺之后,都忘記了。
這就是現實。
如果我此刻問你,你心里還有堅守的東西?
你心里的凈土是什么?
我猜想你不能理科回答我這個問題。因為在這之前你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同樣我也沒有。
堅守我們似乎很容易說出口啊,但是我們都像天明的師兄一樣,最后還是會世俗化。
不過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沒有堅守的東西就認為所有的人都沒有。
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人,他們靠著自己傳統的手藝維持著自己的生活。我們現在稱之為老手藝人。
在如今洗發店理發店令郎滿目的大街上幾乎沒有了那種傳統的理發手藝人。但是每次我從a地鐵口出來,在地下通道都會看到,一位老爺爺(A),一把椅子前放著一個簡單的大鏡子,鏡子前一個簡單的桌子,然后桌子上也是一些簡單的工具。好幾次我會看見老爺爺給另一個老爺爺(B)剃頭,這個老爺爺(B)頭就靠著椅子后扶,老爺爺(A)就用像剃須刀的小刀給老爺爺(B)小心翼翼的剃著頭。那一幕讓我想起了我的爺爺,那個時候他不也就是那樣坐在椅子上,然后和剃頭的人聊著天。
可能就那樣簡單的剃個頭只有2快或者3塊錢,和裝扮富麗堂皇的理發店的洗剪吹比起來價格低了10倍20倍,但是像老爺爺(B)一樣的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剪頭的方式,這種生活經過幾十年已經融入了他們的骨子。而想老爺爺(A)一樣的人他們并不缺錢但是卻還堅持做這件事,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時代淘汰了這一剪頭方式但是依舊有人還保留著這一剪頭的習慣,就算最后只有一個人了他們也會繼續為那一個人剪下去。這是我們這一代人不懂的卻佩服的堅守。
在經濟發展的時代我們看到的和正在接觸的事物很多都是新興發展起來的,優勝略汰的社會只能適者生存,我從來不怪社會進步給我們帶走了什么,畢竟新時代青年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我只是偶而很感嘆那些老藝人們,他們在時代的變化中不像我們這樣隨機應變,而是我們不懂的一味堅守,即使我們看來那是徒勞無功;我只是偶而很可憐那些老藝人們,他們孤軍奮戰,明知自己將慘敗卻還是奮力一搏。我只是偶而對自己可悲,因為我從來不曾有過老藝人們那樣的堅守。
《白鳥朝鳳》或許過段時間大家都遺忘了(世人本就善忘我卻希望他們永遠銘記這就是悲哀),但是堅守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呢。就像你此刻懷念過去的單純簡單,就像你此刻懷念過去的天真爛漫,懷念不如一直堅守,永遠保持單純簡單天真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