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是接著上一篇談談孩子的教育。今天談談孩子的愛好,接下來幾周分別談談考試100分是不是必要,青春期叛逆心理,出國讀大學應該怎么選專業。
這里還是要再說一下,我不是搞教育的,談的也只是自己的看法,這只是我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用去評判對與錯。
愛好
很多家長說,我讓孩子學鋼琴,跳舞等等,這不是在培養愛好嗎?這不能算錯,但和我說的孩子愛好不是一回事。
學鋼琴,跳舞等等,如果不是你孩子自己想學的,是你要他學的,80%不是他的愛好。
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有個孩子經過多年的苦練,犧牲了休息日,每天在母親的陪伴,督促下練習鋼琴。終于有一天,通過了鋼琴十級考試,拿到了十級證書。拿到證書的那天,孩子把證書遞給母親說,這么多年,你不是想要這個證書嗎?現在你有了,從今天開始,我再也不彈鋼琴了。
這個故事中的母親不是培養了孩子的愛好,而是扼殺了孩子的愛好。
我兒子小的時候,沒有上過一個鋼琴,笛子等等的興趣班,對乒乓球喜歡了不到一個月,理由只有一個:不喜歡。
但慢慢我們發現,他特別喜歡詩詞,散文,往往一首詞讀兩遍就可以背誦。每天晚上,大量的時間都在看詩詞歌賦,和散文。看著他如癡如醉的樣子,我和他媽總是很無語,不知道那個詩詞里面哪來那么大魅力,我們怎么看不出來。
每次去書店,往往要抱回來十幾本詩詞方面的書。他也可以背誦清朝大詞人納蘭容若絕大多數的詞。
在高中的時候,就是紅袖添香網站的簽約寫手,寫的散文,我看了都很贊嘆。
從發現孩子有這個愛好,我們持有的態度都是順其自然,喜歡就去做,不會因為我們覺得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這上,可能影響學習而去阻止。
只是我們和兒子是有一個約定的,所有這些愛好,詩詞,散文都很好,但必須在完成學習,做好功課的前提下,才能做,否則不能做。
這是一個承諾,也是一個選擇。他答應了。
后來發現,每次孩子為了有時間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愛好,他會非常快的把作業,功課完成,效率比平時要高很多。
其實,很多孩子平常人在書桌旁,心早就不知道去哪了。看著一直在學習,其實效率很低。
這樣的學習方式和效率進入美國大學的教育模式就會吃大虧。
我一直認為孩子自然顯露出來的愛好,是上天給他的天賦,為人父母要做的是幫助他們把這天賦發展成為一種能力,而不是最后被扼殺掉。
我兒子至今還保持著寫散文的習慣,雖然現在更多用的是英語。但這種愛好已經成為了他終生的一種能力,而且將對他一生都有裨益。
發現孩子的愛好,發展它,使它成為孩子的能力,未來他會因此而感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