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1——
昨天晚上又玩pad玩到睡著,醒的時候還穿著上衣(尷尬),今天晚上能好好按時睡嗎,時間管理要用起來啊用起來。
早上刷了下朋友圈,看見一個朋友轉發的文章,蠻觸動的。人在憊懶的時候,需要有一些雞湯來補補HP。貼一個鏈接:在選擇人生道路這件事上,我不曾被一種洪流卷走
迷茫在沒有目標的前行中,好幾次都發現自己在原地打轉,總是看到別人做斜杠青年,別人過gap year,別人做創意產業,自己陷在深深的自我厭棄中。
內容都是這兩年常看的東西,但是被生活洗腦太頻繁就會慢慢變遲鈍:
比如不要生活在別人的評價里,不要陷在密集網絡里,不要隨波逐流。
在不知道該做什么時候,先找到一個還不錯的路走走看。
人生如果無縫連接,會忙碌地沒有思考的時間。
然后自己思考了一些東西——
比如該離開的時候就離開。如果持續地在這種洗腦的環境里待下去,就會變成一種路徑依賴,被磨去棱角,越來越難承擔出走的風險,一輩子就這么將就下去了。因為人生苦短,有時間、精力和創造力的階段非常有限,冷暖自知。在圈子里陷得久了,我真正想去的地方,門檻就會高成龍門。
人生沒有普適標準,他人的意見對自己的參考有限,所以不是不應該參考別人的生活,而是應該接觸更多的人,了解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抽取自己需要的部分。
找到自己真正喜歡、擅長、能持續下去、并且有長遠發展的事情,是一輩子的命題。但這句話,理解和做到,是一生的。
最開始我可能只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可是我覺得做了不會有什么收益或者長遠看是一個短命項目,然后我不會不停地尋找新的喜好,這些目標又會有很多被周圍人的業績比下去,自己無法成為那20%的領先者,只能死在不擅長的南墻上。
然后我再不斷嘗試,改進而不是改變目標,適當的時候多維拓展,體驗專才和全才不同的方法論。長期的行動和思考會積累出一個強大的與眾不同的自我,越來越分明之后,會自產出堅持的源動力。
這個時候,我不再需要周圍人的建議,也不需要考慮什么路徑選擇,我會生長出自己的體系,成為一個新物種,自己安排自己的生物特性和哲學。這會是一個長期目標。
如果用盡了力氣還是不行——
我們都會走很多的錯路,會有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如果實在不行了,也允許自己做一個縮頭烏龜,回家,回體制,回單位,一輩子庸庸碌碌,三點一線地生活。
這沒什么,有的時候,每個人生而不同,沒有一種生活方式允許被看不起,雖然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去嘲笑別人。
重要的是經歷的過程。很歪理地想一想,再厲害再自由再初心又怎樣,人還是會死,所有的終點在時間的河流里都會被無力地沖走。在這段能永遠定格在自己腦海里的時間里,你所追求的某件事的過程,這份心情,遇到的不同的大腦,產生的火花,才最重要。如果你就是喜歡小城流水輕松平淡,你就是覺得山珍海味好吃住最重要,你就是要功成名就萬人之上,接受他,并努力吧。
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看中的是什么,你的判斷到底偏向哪方,你的決定是自發的還是別人幫你做的,這些,外人都不能有所幫助,所有的事情都是你一個人的哲學。
我知道外人的評價很重要,盡管我一直標榜自己是一個不在乎外界看法的人,但很多時候,會不自覺地被自己愛的人、崇拜的人、常見面的人所影響,一段時間之后,又覺得當初受他們影響奉為圭臬的話不過是狗屁一句。
另外,作為溝通的方法之一,外界輸入的內容會改變我們并不奇怪,但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建立起自己的哲學都會慢慢好起來的。吃的狗屎多了,看見它冒煙的樣子就知道了,再香、再像巧克力,我也不會去碰。
那些很明確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能夠很嗨的追求著的天才們,可能只是比我們早一點明白,早一點建立這樣的體系。慢一點、遲鈍一點、多失敗幾次,是我們普通人的權利。
最后,防止被逆世俗潮流裹挾,同時又被世俗潮流不斷拉扯,讓自己陷入兩難境地。
最最后,錢很重要,不要成為一個嘴炮的窮人。
p.s:在公號的留言,希望5年之后實現,每一天,都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