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今晚不加班,得了空。垂涎已久的《被賦能的高效對話》也到手了,迫不及待閱讀了起來。結合書籍閱讀體會,也對培訓的內容作個小復盤。
教練過程中,要實現賦能,瑪奶奶提到,你要用你全身心地力量去聆聽。其實我是很困惑的,何為有效的聆聽呢?怎樣的聆聽才能讓對方感受到呢?
“聆聽的時候重復對方的一些話語,也可以提一些簡單的問題。”這是我以前從某些書籍上學習到的聆聽技巧。試著使用,但內心深處我還是質疑的,這樣還是真誠地聆聽嗎?
后來學習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也是要求認真聆聽貫穿溝通的整個過程,但不是聆聽對方的話語,反射性地反應,給建議啊,否定對方感受啊,把個人經歷講一大堆啊等,而是要聆聽對方話語背后的需求,從而提出明確的請求。到這個階段,從某種程度上,我也是認可這樣的聆聽方式的,疑惑沒有那么重了。
在學習教練技術的時候,再次強調了聆聽的重要性。有力的聆聽決定了教練提問的相關度,可以增強對話的吸引力。那么聆聽到對方的需求就可以了嗎?在《被賦能的高效對話》里,我有了新的發現與體會:還有更深層次的聆聽,用價值觀聆聽,聆聽價值觀。去聆聽對方的能力,喚醒內在的資源。
結合書籍以及一些個人理解,同時進行個梳理,下面詳細寫寫聆聽的層次。
第一層聆聽:個人化,自動化地聆聽
在第一層次,我們內在地、自動化聆聽他人所說的內容。我們基于自己的感受、想法,或者對對方的理解作出反應,很對還是條件反射式的。
舉例,朋友再一次和自己抱怨起自己的體重與身材。
A:我又胖了,好難過。
B:沒有啊,你一點都不胖,我才是真胖好不好。
或,唉,我以前也很胖,150斤,后來拼命的鍛煉控制飲食終于瘦下來。
或,唉,我也胖了,下班后我們去健身房吧。
類似這樣的回答,是我們大多數人常用的聆聽方式,自動化的反應,是我們自己的看法甚至是誤解。這種聆聽下的對話,對方真的有被安慰到嗎?可能沮喪依然居多吧。。。
第二層聆聽:關閉評判,聚焦,支持
第二個層次,我們要仔細聆聽的是他人最重要的東西,并從這個價值結構出發,全神貫注在聆聽之中。這個時候我們就能發現對方的需求,他們想要什么,我們不在去條件反射地評論、給看法和建議。讓對方體會到我們從內心里深處傳達的尊重與關心。
到這里,我們的第二層次聆聽還沒有結束。需求的背后是什么?你聆聽到對方的愿景與價值觀了嗎?
我們聆聽到了對方想要什么,再敏銳一點,聆聽到了對方的能力了嗎?結合埃里克森五項原則。
1、每個人都是OK的。
2、人們內在已經擁有實現目標的資源。
3、人們總會在當下做出最好的選擇。
4、每個行為都有正面的動機。
5、改變不可避免。
當我們處于第二層次的聆聽,帶著五項原則再去聆聽,留意他們內在的能力和資源,使用教練技術,給到他們支持,喚醒他們內在的力量。聆聽他們自己信任自己的能力,聆聽他們自主前進的能力。
第三層聆聽:全方位、相關聯、結構化聆聽
這一部分內容,我還在消化。
第三個層次的聆聽,是全方位,前后關聯的聆聽,我們會更關注這個人整個生命的發展。這時,我們的聆聽是一種有意義,言行一致、整體平衡的生活形式。第三層次要求我們有更高的覺察力。不僅僅注意到話語,還有話語背后的語調、語氣、語速、能量水平,以及情緒。
人的語調透露ta的情緒,平常的溝通中,我們瞬間就能感知對方的話語里的情緒。對話時,一切發生在電光火花之間,如果沒有聯系,我們依靠直覺接收了碎片化地信息,但要覺察到足夠的信息,使我們提出更有力量的問題,用書上的話描述就是構成覺察框架,這個能力需要有意識地進行大量練習。
——第16組綻放組邱平平四號空間站任務
一點點思考,還待繼續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