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渾渾噩噩無所事事間,看到雨馨老師回復學友的話:“覺懶看書,則切看書”,不覺會心一笑,這何不也是對我的癥開的一副藥?日間功夫覺紛擾,不曾靜坐,再不讀書,心何安?
? ? 陸澄問立志,先生說念念存天理,動亦念念,靜亦念念,使那私事障礙,無處潛伏,使那天理之念在心中凝結,生根發芽,開枝散葉,開花結果,遇到事情,自然而然按照本真去做,連心里的琢磨糾結都不曾有,久而久之,自會達到美大圣神之道德境地,即使不能,善之、信之則美矣。
? ?陸澄問圣人應變不窮的竅門,先生答曰心如明鏡,隨感而應,無物不照,無事不明。這確實需要下很多功夫的,不是預先講求,卻也必得預先講求,要知道時間、地點不同,問題情景不同,對策自然不同,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還未來,只有著眼于當下,講求事變,亦照時事,只要此心能明,何事不能盡?而要達到心如明鏡,又要付出怎樣的努力下出多少功夫?時下常說“要想給別人一滴水,自己要先擁有一桶水”,也是如此吧,只有自身根基硬了,學識多了,才能看清形形色色的人與事,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風和雨,才能立得住站得穩。
? ? ?很喜歡先生回答陸澄知識不長進怎么辦的話,用嬰兒的成長和大樹的長成作比,很形象地告訴我們如何為學,我理解的就是“只管耕耘,莫問收獲”。先生說,為學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只要不忘栽培之功,何愁沒有枝葉花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