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譯垚? 原創心情文字
來簡書整整大半年有余了,寫了30多萬字,目前發表到簡書上的有20萬多字了,原本有將近24萬字的更新,因為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所以重新做了修改和刪除,現在只留下自己覺得還能過得去的文章。
一路來見證著簡書的各種變化,也見證著別人的成績和自己的小小改變。
在簡書,每天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的簡友們不計其數。
簡書,大家都知道他商業味道越來越重,比如一直瘋狂不減的寫作課,還有最近的簡書鉆,還有一個叫簡書幣的,具體是什么,我沒有去了解過。
其實無論簡書怎么變化,其變化的存在,必定有其合理性。我們只寫只讀就好,運營的事,就留給簡書吧!
有點扯遠了,回歸今天我想說的:我為什么不上寫作課?
第一個原因:寫作課不外乎學習,學習就得花固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要做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你才對得起自己報課的目的,才對得起自己用錢買來的課程,還有老師的用心講解。就像孩子上學是一個道理。
第二個原因:平時工作的關系,工作上的內容很彈性化,變化得也快。需要大量腦力去消化吸收,如若再加上寫作課程,那就相當于提前透支腦力心力,還有間接長時間消耗的體力。
第三個原因:是我自己很單純的理由。我想用真實的故事做起源和主內容的載體,用感情去寫,用心去寫。讓每一個故事都帶有感情,平實,簡單。讓每一句話都更貼近生活,更貼近原故事土話的意境。
還有一個很主觀的原因:忙。
相信這個理由,很多人和我一樣,很無奈吧!每天八小時不等的工作量,要維持生計。興趣與愛好面前,生存第一。在外漂泊的人,沒有條件和勇氣跟工作說拜拜,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寫作上,所以不敢報寫作課。
當然,我不抵毀寫作類課程,我們都知道,自學成才,和名師指點的確有不同,前者無疑是艱難的;后者相對來說就容易多了,起碼不是自己盲目摸索。
可是,譯垚就是喜歡自己摸索,一步一腳印去走,去堅持。慢慢去寫,慢慢去享受寫作中這種摸爬滾打的成長歷練,去將一篇備稿一次,兩次,三次的不斷修改,最后才更新到簡書上。等待指點,批評,交流,還有鼓勵!這也是我不參加寫作課的最大原因。
沒有特定的技巧和寫作手法,也沒有規范的超強寫作邏輯,只有自我陶醉的傾情譯寫,所寫的,是圓愛情的夢,也是心里所向往的。
您,喜歡這樣的譯垚嗎?
您,喜歡譯垚的土味文字嗎?
歡迎簡友們常來坐坐,期待您的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