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轉眼過去了,我回顧了這一個月的打卡經歷,就想說三件事:
(一)
當打卡成為負擔的時候,我需要時間緩沖。
開始延續著剽悍行動的熱情,我寫了幾天。起初能夠保質保量完成打卡任務,甚至有幾天想不停寫寫寫。可是一旦三分鐘的熱度過去,我就開始覺得非常吃力。每天下班后,等磨嘰好一切事務才知道已經過了9點。晚上9點打卡結束,這對我來說是巨大的考驗。時間越來越緊迫,我想寫的欲望越來越少。有時候剽悍晨讀的文章都不想去看,不知道是不是沒有了緊張感還是因為過于強迫自己反而適得其反。
因為這半年“周末父母”的原因,我周末都會去單獨照顧孩子,這樣能給我的時間更是少了,好幾個周末我都對著手機發呆,因為寫不出來一個字。好不容易寫出來幾個字又無法專心照顧孩子。就在這樣糾結糾結中,我覺得放棄周末打卡,改成周一到周五打卡。
雖然占座可以幫助解決問題,但我其實很不贊同占座,特別是如果我今天占座卻寫不出來,那么明天會更加困難去完成每日打卡。懶懶散散只會越懶懶散散。
我曾經反思為什么剛開始22天我都有毅力堅持下來了,現在反而越來越不開心了呢?原因恐怕是看不到未來。剛開始堅持是因為有些金錢的制肘,或者再堅持一個月有更美好的意外驚喜等著我。而現在我什么都看不到,時間越是漫長我越覺得寫了有什么用呢!
懷疑、負擔、糾結……我需要想辦法變成篤定、樂趣、堅持。
(二)
當擠牙膏式寫字寫不出來的時候,我需要靜下心來“輸入”。
開始我覺得500字很難,可每次跳一跳勉強達到500字。現在需要1000字,我根本沒有達到過這個字數。起初幾個星期我告訴自己寫不到1000,寫800,于是我盡量寫800,后來真心寫不出來,只能說500也行,于是好多次連500字我都寫不出來了。我如果下次給自己設置一個字數300,恐怕200字都寫不出了。
不斷給自己找借口,不斷降低自己的底線,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然,一方面由于我不斷放松自己,另一方面我實在是寫不出來。大腦里面一片荒蕪自然是寫不出美景,我真的急需要讀書或者在生活中收集素材了。恐怕以后我的重心不應該咬著手機發呆而是要去看看書、并隨時記錄身邊事。
講故事恐怕是寫作的最好方式。可有了故事沒有深刻分析和融會貫通也是不行。好的故事可以收集,到是提煉深刻的觀點更需要學習。
(三)
當我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找借口的時候,我看不到自己的進步。
人只有在走上坡路的時候才會進步。當文章越來越沒有質量的時候,我極度需要放棄一部分數量保證一定的質量。
寫作這件事難么?真的很難,但如果一味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而搪塞自己,那我追求自己進步,一天比一天好的目標就毫無意義。由于種種原因,我打算兩天比兩天好。
都說水滴石穿,可是那是需要常年累月不停歇的努力,其中的時間長度和忍受孤寂的力量又有誰知道。水滴石穿需要強大的耐心。這個月也是屬于著急的一個月,著急把文章寫完,著急想把文章寫好,著急能夠做出成績。還是太急功近利了。
終是要磨著性子慢慢來。
下個月,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