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在吃米粉氛圍非常好的湖南上學,湖南人非常愛吃米粉,一日三餐皆可以以此為主食,且把吃粉說“嗦粉”,一個動詞把吃粉時的動作聲音描繪得生動。
那時候最愛睡前對著長沙舍友來句,“明天早上約嗦粉不咯”?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一本滿足地進入夢鄉。
湖南米粉最愛的是津市牛肉粉,我個人偏好紅燒牛肉扁粉,端上來之后自己加榨菜和酸蘿卜,酸辣混合,在舌尖迸發出奇妙的味道。
不過,就在我漸漸離不開米粉的時候,我發現了一種非常不一樣的粉,而起初,我對它是拒絕的。
說來螺螄粉是起源于廣西柳州,不過由于其味道特殊且擁蹙者眾,現在許多城市都能見到,長沙更是不計其數,由以高校附近居多。那時已經把學校附近的小吃了解個遍,唯獨一家常常爆滿又散發著一股莫名臭味的店子遲遲不敢嘗試,聽愛吃的同學極力鼓動,“超級好吃,試試就知道”,第一次踏進了這個坑。
這是一家裝潢極簡毫無特別的店,但是店內坐滿了人,都在專心地吃著面前的一碗粉,不熱的天氣,汗卻熱涔涔地冒,墻上掛著的抽紙不停的減少。左面的墻上貼著一大幅介紹螺螄粉的文章,我要上了一碗微辣的螺絲粉慢慢讀著。
螺螄粉為廣西柳州著名小吃,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使人吃一想二。據說在很久以前柳州人只有螺螄粉單一的螺螄吃法,除了一些配菜,幾乎很少還有人在加入其它的什么東西。后來有一位開螺螄店的老板異想天開把螺螄配合青菜烹飪而后又逐漸加入粉絲(現加入米粉),沒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吃了以后都覺得味道奇佳,附近的店面也效仿其做法,螺螄粉在1984年左右開始風靡。
細數著這幾種配料倒是一樣不少,但是這種重口味卻沒有讓我一見傾心,“吃著沒有聞著臭,不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喜歡嗦這個?”這是我第一次嘗試螺螄粉后對我同伴發出的困惑。
后來假期有幾個福建老鄉先后從北方來長沙找我玩,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螺螄粉,遂帶他們到附近的螺螄粉店嘗鮮,沒想到這兩次三次,竟然真的讓我愛上了螺螄粉,體會到螺絲粉的妙處,正應了那句話,“吃過螺螄粉三次,沒有不愛它的。”
螺螄粉的粉一般是圓圓的米粉,筋道滑溜。湯底是它的靈魂,由店里的獨家秘方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和而成,酸辣可口,一般微辣即是非常辣。
與別的粉不同,螺螄粉的配菜也是重頭戲。
酸筍是發酵過的筍,是螺螄粉“臭味”的來源,不喜歡這種味道的人往往叮囑老板不要加酸筍,但是真正愛吃螺螄粉的人反而會多要一份酸筍。酸筍要嫩,咬開入口酸爽開胃,非常有味道。
腐竹也是必不可少的,脆生生的腐竹浸透在又辣又燙的湯汁里,多了幾分柔軟,原本味道清淡的腐竹也沾上了螺螄湯底濃濃的香味。
炸花生在這些配料中的口感不同,爽脆也香,紅彤彤在一碗螺螄粉里起著點睛的作用。
木耳和青菜也不能少,我最喜歡的在要螺螄粉時還多加一份青菜,本沒什么味道的青菜在螺螄湯中涮過之后酸辣美味,讓人欲罷不能。青菜中又以生菜和空心菜為佳。
一份豪華的螺螄粉還要加上鹵蛋和鹵鴨掌,最后配一瓶玻璃瓶裝的豆奶。一碗端上來,充滿著幸福感,熱辣的螺螄粉下肚,來一口冰冷甘甜的豆奶緩解,瞬間煩惱憂愁都拋到九霄云外,只記住眼前這一份美食。
螺螄粉唯有一點不好就是吃完要洗澡換衣服,不然那味道就會縈繞好幾天,所以冬天時經常算好今天要洗頭和洗澡,便吃上一碗螺螄粉。最麻煩還是吃完螺螄粉要上課,總得在外面散步半小時再進教室,否則半個班的同學都知道你晚上吃了螺螄粉。
后來回家鄉吃不到螺螄粉了,竟然還在網店上購買了袋裝的螺螄粉,在家自己煮著解饞,把廚房也弄上一股濃濃的“臭味”,把媽媽弄得哭笑不得。
生活里簡單的幸福是什么,大概就是在外面逛街逛累了,走進螺螄粉店大叫一聲:
“老板,小碗螺螄粉微辣,加鹵蛋和鴨掌,一瓶豆奶!”
“好嘞,馬上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