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來說,60歲是老人的年齡界限,干了一輩子的革命工作,也該歇歇啦。鍛煉鍛煉身體,參加夕陽紅旅游,幫兒女帶帶孩子,健康快樂就是幸福啊。然而,我眼中看到的,卻是“逆生長”的老人。
老人越活越年輕,哪里來的這勁頭?
2、
我特喜歡速度與激情的畫風。高鐵風馳電掣般的迎面而來,呼嘯而過;航班攢足勁頭在跑道上疾馳飛奔,猛地一個昂頭走起,畫出一道斜線,直插云霄;倒記時,“10、9……3、2、1,點火!”,瞬間噴出一團火焰,火箭徐徐上升,越飛越快,越升越高,“飛行正常、控制正?!?、“進入預定軌道!發射成功!”掌聲雷動,歡呼雀躍,心間是滿滿的民族自豪感!
列車馳騁、飛機騰飛、火箭升天,這些動感十足的機器設備,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我注意到祖國致力于與國際社會合作,象烏克蘭、俄羅斯,試圖制造更大動力的航空發動機。發動機是機器的核心元件,是機器的動力源泉。
3、
人類的行動,也有動力源泉,不過不叫引擎或發動機,有一個專用名詞,曰驅動力。
君不見,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打了雞血般勤奮,他們追求卓越、惜時如金、早出晚歸,一天當兩天用,不斷為自己充電、加油,以昂揚的斗志投入工作和事業,或者對某項有意義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總是信心滿懷、激情四射,他的驅動力是什么?
01、驅動力有時是本能。
本能是人格的基本要素,它是推動行為發生以及決定行為方向的驅動力。本能是一種被轉化后的生理能量,能夠將自身需要與內心欲望結合起來的能量。
佛洛伊德則是這種說法的代表人物。他以為人是追求快樂的,驅動力為本能。成年人所表現出的所有興趣、偏好等,都是用于滿足本能需要的原始物體的能量替代。在特定條件下,有人為了生存,甚至殘害同類。自然界中,動物捕獵食物,解決饑餓感獲得生存能量,正是本能使然。
02、驅動力有時是自卑。
人們內心存在貪婪,得不到、比不上讓人心里產生自卑感,從而促使人們努力改變劣勢地位,渴望占有更大的權力和更多財富。
阿薩德則是這一說法的代表人物。古代帝王將相上層社會,爭權奪利,弒父害兄者不少。古往今來,販賣者殺不盡斬不絕,誘人的利潤讓他們甘冒殺頭的危險。當今世界,亞丁灣依然存在海盜,盜竊搶劫銀行者時有發生。嗜財如命者,外有葛朗臺,古有和坤,今有不斷被調查的大老虎。
03、驅動力有時是意義。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首贊歌,唱給了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這首贊歌,唱給了為國爭光的中國女運動健兒。
弗蘭克是這一說法的代表人物。他著有《活出生命的意義》,解答了人們的另一類驅動力,找到生命的意義。父母含辛茹苦、節衣縮食,只為孩子健康茁壯成長。為了報答恩情、回饋社會,有人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最后“感動中國”。
李笑來也教給大家方法論,為想做的事情賦予重大意義,堅持做下去就變得容易。
沒有驅動力的人生,是渾渾噩噩的人生。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到頭來兩手空空有情可原,畢竟人活著都不容易,不如意事常八九呢。但如果腦??湛?,沒有可以分享給晚輩的經歷和故事,不是很可悲么,人生只有一次,一輩子的光陰,一事無成,連體驗都不曾精彩,人到五彩繽紛的人間做甚?
其實,我們周邊是更多的態度積極的平凡人,正是在努力地踐行自己認為的生命的意義。他們不單是娛樂休閑,或者爭名奪利,而是為了活得更充實,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4、
如果說那兩位美國老人,尚且在爭奪最高權力。而西安的兩位老人,一位“千里走單騎”,一位“神筆寫春秋”,超越頤養身心的本能,不為名利所累,或磨練意志,或為民請愿,讓自己的生命,在人生成熟的階段,煥發新的光彩,用親身行動,告訴我們年輕人,努力活出生命的意義。
讓我們一起努力找到生命的意義。
哪怕過去有過不幸的遭遇,經歷就是不斷增長的財富,讓我們重新復盤,換個角度來解讀,給一個積極的評價。
哪怕現在人微言輕影響力有限,相信這一切只是暫時,天道酬勤,拿出行動哪怕是強身健體,節約有限的醫療給更需要的人,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豐盈的內啡呔,帶動家人、同事、朋友揮汗如雨,感染更多的不認識的人低碳出行,將滿滿地正能量傳播給身邊更多的人。
哪怕讀過許多書,依然過不好當下的日子,不要灰心喪氣,你我皆凡人,我們并不孤獨,相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常伯伯、高叔叔用實際行動為我們開了個好頭,人生沒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下定決心行動起來,收獲一個又一個的小確幸,就會讓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找到人生的意義,讓生命迎風怒放,呈現獨特色彩,吐露芬芳,貢獻力量。讓生命激情燃燒,釋放光和熱,照亮別人,溫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