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親寫的“散文詩”
“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收割完,兒子躺在我懷里,睡得那么甜……這是我父親日記里的文字,這是他的青春留下來的散文詩……”
我父親的“散文詩”,是本軟皮抄上的家庭收支流水賬,封面上畫著幾個雄赳赳氣昂昂的工人叔叔阿姨。很小就看著父親在本子上寫著類似的文字:
“夏糧收5500斤,交公糧和預留口糧約3600斤,其余的擬賣……”
“給崽崽買解放鞋1雙,2塊2毛?!?br>
……
今年春節回家,翻看到這本熟悉的軟皮抄,看到不一樣的幾行字,“崽崽昨天病了,打吊瓶86塊8毛。我忙到晚上才去接他回來,又下大雨,但愿不會加重他的病……”
圓珠筆字跡早已因時間長久而暈糊開了,沒等看完,我已雙眼模糊。
02 師姐的隨手記
上師范那會兒,入了學校的文學社,社長是位長發飄飄的師姐。
每次文學社組織活動,師姐社長都早早來到活動室,坐在那靜靜地寫著寫著。時間一長,跟師姐熟悉了。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師姐將她一大撂系列筆記本中的幾本借給我學習學習。
像走進了一片青青芳草地,從沒想過春夏秋冬會有那么多的故事,更沒想過我們身邊的梧桐樹葉會在七月唱著畢業歡歌……
師姐畢業后,去了南方,沒再聯系。
不知,她那細膩的隨手記是否還在繼續?
03 室友的問題手冊
在軍校讀研那會兒,我的專業方向是軍事思想,室友主攻作戰指揮。
我在學好專業基礎課之外,更多的是主題閱讀,學習古今中外軍事思想。而室友卻總泡圖書館,提著書包,回來就坐在臺燈下在他那幾個本子上畫來畫去。原來他將1990年代初至今的世界局部戰爭研究了個遍,重點就是查找各場戰爭中戰略戰役甚至戰術指揮方面的問題,并與我軍作戰指揮現狀相比較。
他的問題手冊,就像作戰指揮思維譜系圖??戳肆钊梭@贊。
父親的小本本,寫的是父親對家庭的擔當和對孩子無私的愛。
師姐的小本本,寫的是懷春少女對青春和大自然生命的細膩體悟。
室友的小本本,寫的是軍人對大國利劍運用的思慮與擔當。
一個個小本本,藏著許多細節與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