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春天,
范仲淹力推的“慶歷新政”失敗,
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
在悲壯凄涼的岳陽樓上,
他卻滿心歡喜地高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那一年的夏天,
年輕的玄奘西出玉門、孤身上路。
莫賀延磧的八百里流沙,
穆素爾嶺的千年冰封、狂風暴雪,
都沒有遲滯他堅定前行的步伐。
“寧可西進而死,決不東歸而生”,
一代高僧用西行五萬里的旅程,
寫下了十七年矢志不移、勇闖天涯!
那一年的秋天,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
兩鬢染霜的他,
在荒涼蕭條的黃州原野,
卻豪邁地吟誦: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那一年的冬天,
孔明借來的東風和著連營的烈火, 燒盡了曹操的戰船兵馬,
卻燒不盡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英雄之志。 他依舊東臨碣石、橫槊賦詩: 用千丈豪氣詠出了觀滄海, 在漫漫征途吟誦著短歌行。
歷史的四季,
傳承下多少振聾發聵的聲音,
傳說著多少士大夫們驕傲的心靈。
先賢大儒們用激揚的文字,
記錄了他們彪炳歷史的境界。
讓后輩們仰慕尊畏,
令后來者肅然起敬。
也讓今日濟濟一堂的我輩同儕,
共擎起時不我待的壯志豪情!
人生的境界,
不是工匠砌出的活計,
而是種精神的支撐,
是一種行為的自覺。
與一切境遇無關,
從容而坦蕩。
一如過著“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生活的顏回,
卻依舊其樂融融。
一如自家屋漏偏逢連夜秋雨的杜甫,
卻夢想著能有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一如一生郁郁不得志的陸放翁,
卻時時激昂地書寫: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水木清華,大觀境界。
曾經的磨礪,共同的打拼,
讓我們擁有了登高瞰遠的平臺,
讓我們緣聚在這個火熱的五月。
我們兩鬢微白,
但卻不敢言大,因為青山未老!
我們衣帶漸寬,
但卻不能停下,因為家國正興!
無論在熱火朝天的中國制造一線,
還是在波譎云詭的虛擬經濟世界,
無論在奉獻環保、造福人類的環保產業,
還是在線上線下的新經濟領域,
都有我們縱橫捭闔,運籌帷幄的身影,
我們不再風華正茂,
但卻飽經滄桑、久戰沙場!
我們不再桃李芬芳,
卻依然是時代的砥柱、大國的棟梁!
一次次的揮桿,
把小小的白球擊向遠方,
果嶺上飄揚的彩旗,
堅定著我們不斷進取的方向。
一次次的努力,
在藍天白云之下,
擊出優美的弧線和精準的推桿,
一個洞一個洞的達成目標。
我們喜歡這種堅實的感覺,
在激烈地競爭中,
實現我們關于老鷹和小鳥的聯想。
這就是我們的境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就是我們的境界: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