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情商”與“不適區(qū)”。
重點想結(jié)合曾看過的一部電影《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來分享一下:我對“不適區(qū)”是個“禮物”的習(xí)得,以及如何用好它來幫助自己實現(xiàn)突破。
首先,基礎(chǔ)概念普及
“不適區(qū)”在英文原文里是“The Discomfort Zone”,中英文有的區(qū)別只能靠意會啦。
?“為了明確地界定我們是誰并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我們的大腦建立了一些我們不假思索地強力保護的概念和規(guī)則。”即我們很容易陷入無意識的自動思維加工過程中。而“不適區(qū)”被碰到的時刻,會讓人有“暫時的赤裸感”,自己的意念框架被挑戰(zhàn),潛在的恐懼、需求和欲望被揭示,從而出現(xiàn)激動情緒,感到不舒適。
不適區(qū)是不確定的時刻,是人們最樂意學(xué)習(xí)的時刻,并表明有可能形成新的觀點,發(fā)現(xiàn)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案,并有可能實現(xiàn)自我成長。
? ??? ?——部分原話來自文末的參考書籍。
《國王的演講》是湯姆·霍珀執(zhí)導(dǎo),科林·費斯、杰弗里·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科林·費斯是誰?經(jīng)典電視劇版《傲慢與偏見》里的傲嬌情癡達西;《王牌特工》里的帥酷又紳士到爆的哈里(加拉哈德)….此處“田主任”需要紙巾。演技派,就是演誰像誰的。
這個電影是根據(jù)歷史真實場景來改編的,國王原型是喬治六世。自小怯懦和口吃,因而無法在公眾面前發(fā)表流暢的演講。最后經(jīng)過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幫助,慢慢克服了心理的障礙。發(fā)表了著名的圣誕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zhàn)中的英國軍民。?
前方高能預(yù)警:如果你還沒有看過《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又不想被劇透的話,請關(guān)掉文章,看完電影再回來看這篇文章!!!!
那么
接下來,我想結(jié)合這部電影與大家分享哪些收獲呢?
一共四個方面:
一、“不適區(qū)”是個禮物,啥意思?
一方面,對于喬治六世來說,是個禮物,我們看到電影里:
?影片一開始就塑造了非常莊嚴正式的引導(dǎo)氣氛,如:主持人即使只通過話筒宣布也要認真漱口,主人翁(當時還是約克郡公爵)候場時拿著講稿微微有些顫抖的手以及嘴里的念念有詞…..。不過,首秀宣告失敗,公爵竭盡全力還是無法面對眾人宣講。“結(jié)巴”是他以及周圍人都默認的“致命弱點”。
公爵與萊納爾羅格(語言治療師)的第一次溝通不歡而散,某天深夜獨自沮喪的時候,萊納爾羅格送他的第一次帶耳機聽音樂朗讀的莎士比亞片段錄音,被公爵夫人一起聽到,流利程度使其大為震驚。
影片的最后,已經(jīng)登基的公爵(喬治六世)發(fā)表了著名的圣誕演講,成為抗戰(zhàn)標志,極大地鼓舞了群眾。走出播音室時,得到眾臣的贊嘆,受到人民的擁戴,這時的國王眼神堅定,自信勇敢,說著“繼續(xù)吧”、“我應(yīng)該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如果選擇逃避,你的確會很舒適或者可以說服自己,但隨之而來還是會受到它的困擾,但當你可以去正視自己的“不適區(qū)”,并且愿意去突破,最后收獲的會讓自己感到驚喜,如果不拆開這份“禮物”,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會從中得到什么。
另一方面,對萊納爾羅格也是一個禮物,雖然過程中他也因為用力過猛,而暫時失去了與公爵的緊密關(guān)系,自己意識到后主動上門道歉。最終他贏得了國王的極度信任,敞開心扉,共同成為人生路上的并肩前行者。對他來說,他的不適感被自己放在了相對沒那么重要的位置上,卻通過不適區(qū)找到了自己更好與國王共處的方式,這不得不說是個大禮物。
二、“不適區(qū)”的對話可以被自己引發(fā),但最好能找到合適的另一個人來啟發(fā)、陪伴和深入開展。
(一)合適的人應(yīng)該對“你”這個人保持好奇,真正關(guān)心你,而不是只盯著“事”,并希望與你一起找到癥狀的本源并真正去解決它。
影片里前后有這樣一個對比:
在公開演講失敗后,一開始皇室給公爵找來了一位治療師,他縱容公爵吸煙,認為吸煙可以幫助其精神放松并更加自信。接下來,他讓其一次性含入7顆玻璃球在口中并開始朗讀,并受到公爵夫人質(zhì)疑時回答說:這是古希臘療法。當然,失敗了,還加重了公爵對自己的不自信。
而萊納爾羅格,在他們的見面中,他制止公爵抽煙,說這非常不利于他的健康,并且聲明一切以為這有利于放松的言論都是耍流氓。當公爵和公爵夫人還是堅持“結(jié)巴”是身體問題,讓他做治療時,他并沒有讓步,而是繼續(xù)去好奇公爵什么時候開始“結(jié)巴”,當時發(fā)生了什么,尤其是當他發(fā)現(xiàn)公爵在發(fā)怒、罵臟話等情況下并不會結(jié)巴,想了很多辦法去探尋。
萊納爾羅格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個“治療師”,他其實兼具了“教練”、“顧問”的角色和能力,他不滿足于“事”的解決,只有雙方都有意愿并且明白該解決的是什么的時候,只有當對方對自己有承諾的時候,他的建議才會生效。
(二)合適的人知道怎么與你建立平等信任的關(guān)系,分寸感恰當,有利于為“不適區(qū)”對話創(chuàng)造合適的時機,同時也會尊重對方,該停止可以停止。
影片里,當公爵夫人第一次去拜訪,并沒有公爵在身邊,他們進行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但是最后萊納爾羅格說服了公爵夫人要讓公爵親自上門。
當公爵第一次上門,他在另一個客人面前稱公爵為“先生”。當進到私密空間后,他從自己的孩子開始講話,并請公爵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坐下,并在安排自己椅子的時候,有意保持一定的距離,在短暫沉默后,恢復(fù)對其的尊稱,并請公爵選擇話題。公爵說:“讓我先說話,你會等很久”。然后他輕松回應(yīng):“你知道什么笑話嗎?”…后來,他又找到時機希望與公爵之間以“昵稱”互稱,再次強調(diào)建立彼此平等的關(guān)系。
當影片的最后,在國王發(fā)表了成功的圣誕演說之后,國王當著大家對他表示感謝,并稱他為朋友,他卻反過來稱其“國王陛下”。
除了他主動上門道歉的那次,幾乎都是他等公爵來找他,如果公爵要強烈結(jié)束,他也隨他去,而當他感覺不對的時候也會選擇終止當前方式而重新選一個氛圍或者方式繼續(xù)。
(三)合適的人是懂得針對本源采用合適的方法,去啟發(fā)你的潛能,突破你的“不適區(qū)”。
比如,公爵自己有了強烈意愿但是還是不愿意在身體之外建立鏈接時,萊納爾羅格就把所有可以用于身體治療的常用方法都一股腦告訴他們,比如繞口令、腹肌練習(xí)等,公爵意識到不對,并且情緒被觸發(fā),卻在憤怒的情況下表達非常流利。
比如,見面過程中,萊納爾羅格一直在用各種方式挑戰(zhàn)公爵的“不適區(qū)”,包括提問、挑釁、對賭、直接反饋等。他看到了公爵內(nèi)心深處的不自信、不勇敢,他通過合適的場景對話讓國王自己說出了小時候的故事,表達沒能親耳聽到父王去世時表揚他“勇敢勝過其他所有的兄弟”時的遺憾和悲痛,抒發(fā)當他兄長登基后他終于不用害怕會做國王的解脫…..
比如,萊納爾羅格會在公爵每天的練習(xí)中加入腹式呼吸,讓其可以通過深呼吸找到勇氣和鎮(zhèn)定,讓其在對外演講時可以心里罵臟話,可以在卡住的時候前后輕微搖晃。
三、“不適區(qū)”可以被突破的察覺有可能怎么產(chǎn)生?
(一)作為自己,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練習(xí)“自我察覺”。
1. ? ?什么時候自己不會出現(xiàn)之前認為的模式?
比如,公爵在兩個女兒強烈要求他講故事時,即使有點口吃,但是仍然可以較為連續(xù)地說出很長的一大段話。
2. ? ?什么時候自己最不舒服?什么原因?
比如,公爵在取得很大進展的時候,去見到了自己剛登基的兄長,卻在他面前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于是跟萊納爾羅格說:所有努力都白費了。卻創(chuàng)造了讓治療師更深層次去探尋本源的機會。
(二)作為對話的人,可以多多練習(xí)從思考、感受、直覺三個層次去產(chǎn)生“察覺”,并能“合一”地運用。
1. ? ?從思考上,聽到了什么?對方的反應(yīng)是什么?
比如,兩人第一次見面不歡而散之后,萊納爾羅格陷入思考,對方抗拒自己的是什么?
比如,在最后圣誕演講前,他會貼心地為國王在開始前一秒關(guān)上提示燈
2. ? ?從感受上,對方真正的情緒是哪里來的?
比如,萊納爾羅格鼓勵公爵在自己這里罵人,越臟越好,公爵說:我們從來不能這樣,特別不能公開這樣。——畫外音:此刻明明感覺到那種暗爽
比如,萊納爾羅格直接問公爵:怎么了?什么讓你這么沮喪?
3. ? ?從直覺上,是什么真正妨礙了他的突破?
比如,萊納爾羅格在公爵給他說到自己的兄長堅持要取作為國王所不允許的妻子時,他直接問他:“你的立場是什么?”“如果你是國王,你會做得比大衛(wèi)更好。”當然,這是他們中間的關(guān)系破裂所在,萊納爾羅格在公爵翻臉的時候,直接問他:“你到底在怕什么?”可能當時追問的太快了,不過其實也可以看做真正要“突破”前的黑暗。
四、 “不適區(qū)”后的蛻變可以做什么
“在改變?nèi)藗兊乃季S模式和行為方式的基礎(chǔ)上進行個人和組織的轉(zhuǎn)變,是需要時間的。除了必須盡快做的所有其他事情外,你還必須放在首位的是,要對你處理人際交往的方式保持警醒。你將會遭遇挫折和失望。你的承諾將受到考驗。你要不斷提醒自己,當你持續(xù)取得好的結(jié)果時,你會感到自豪和滿足。”
——摘自文末的參考書籍
電影里,我們看到萊納爾羅格一直在幫助公爵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去批判自己有時候做不到,而是更能去積極地看可以做什么讓自己往前一步。同時,他除了幫助公爵去尋求親人、大臣的支持,自己也會和妻子、孩子進行不同程度的對話來找到可能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電影里,公爵也好,國王也好,他的癥狀并不是一次就到位治好,直到最后也沒有消失,但是他在不斷突破自己的“不適區(qū)”,心態(tài)上也能更平和幽默地與之相處,與萊納爾羅格成了終生的朋友,讓整個國家都成了他的支持聯(lián)盟,并發(fā)揮了更大的世界性作用。他說:偶爾幾個地方“結(jié)巴”一下,才能讓大家意識到是我啊。
綜上所述,如果此刻你意識到自己有“不適區(qū)”,但不確定怎么突破,恭喜你啊,這是要成長的預(yù)兆哦,找個合適的人聊聊吧;如果此刻你完全沒有“不適”的感覺,也要恭喜你啊,當然需要是真的沒有,而不是自己沒發(fā)現(xiàn)。
最后,這篇文章最直接的參考書籍:
《不適區(qū)——領(lǐng)導(dǎo)者如何將艱難對話轉(zhuǎn)化為突破良機》瑪莎.雷諾茲
這里,我也同時,推薦一本在提問方面不錯的參考書:
《改變提問,改變?nèi)松贰啡衾?亞當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