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
? 安圖睿暑假班正式開課啦,第一次見到景灝心想“完全是韓國歐巴風呀”景灝跑跑跳跳的坐下來研究起桌子上的畫材,水桶里的筆,調色盤里的顏料,看見了景灝眼里的興奮和渴望。
? 因為今天第一次跟景灝見面,安排了一堂小小的測試互動課,想對景灝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這節課是用艾瑞卡爾的《海馬先生》作為引導主線。
? 坐在地上大家一起唱著“say holle to …”打招呼,景灝雖然會害羞小臉通紅,但是卻又很大膽的一直伸著小手,嘴里跟著悅悅老師哼著歌。
“我知道我知道,這又是一張透明卡片,那么后面的魚是有毒的。”在了解了這本繪本裝幀設計的特別之處后景灝更加融入《海馬先生》的故事里。繪本讀完,他把書中有毒的魚全都記在腦海里,這就是繪本的魅力。
? 講完繪本后悅悅老師定了課堂規則,進入教室又看見了很多繪畫材料,景灝又激動起來到處摸,我沒有阻止只是觀察,他摸到第三只筆的時候小聲說了句“悅悅老師沒有說可以碰的時候我不能碰。”接著回到了座位。看見這一幕我很開心,你看,小朋友信任你后你說的話都會成為重要的事放在心里。
好啦!接下來就是我們創作的時間啦。
? 畫海的時候我有做一個小測試,“海水可以從左邊流到右邊嗎?我想這里用一點藍色,下面用一點黃色,可以嗎?”“不可以”這個問題是在測試學生思想被束縛的程度。在生活中家長會告訴孩子很多成人所知道的“正確答案。”孩子成長過程中每個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需要接受的東西,我們在這個時候可以不必著急告訴太多理論知識以及評價,而是學會傾聽,傾聽他們的故事和想法。
? “啊?塑料袋可以畫畫嗎?”景灝看見那些塑料袋很好奇,其實繪畫應該融入生活中,引導孩子尋觀察、尋找生活中所有能夠繪畫能夠表達美的東西。手指、蔬菜、鹽…
“ 海馬的嘴像機翼、頭像帽子、肚子像一座山,尾巴像蚯蚓。”讓孩子說出這些像像像、那么他就能夠成功畫出海馬了。
“悅悅老師,我有點害怕不會剪”是這樣嗎?這樣可以嗎?是經常出現在景灝口中的詞語,他其實缺乏自信也稍微的缺少些主見。每一次跟景灝擊掌做為鼓勵后,他一定會比前一次更加認真,所以今天的課堂上其實沒有出現景灝媽咪說的他很調皮,喜歡搗亂、亂跑。雖然有些好動,但是用對了方法很容易把他拉回來。
垃圾袋取下后景灝的評價是“哇!這也太漂亮了吧!原來還可以這樣”
? 海馬媽媽在游來游去看風景,海馬用兩種顏色裝飾,可是他沒有看見顏色就想往上面涂,紅色是海馬媽媽的衣服,黃色是嘴,乍一看像一只小鴨子呢,可是這就是景灝心里的海馬媽媽。
不織布做石頭,超輕粘土做海草,最后因為太熱了,甩了些白色顏料當作雪。甩的過程中景灝開心的又蹦又跳。最后回顧了一下前面學的東西景灝全都答對了。這就是安圖睿美育想要達到的目的,在快樂中學習。
? 課程結束了,我們自己把筆桶洗好后歸位,桌子自己擦干凈,有一點顏料都不放過。行為習慣引導從課堂的一點一滴坐起。
? 下班路上的天空,想著送景灝下樓時候他拉著我的手說喜歡安圖睿喜歡悅悅老師喜歡上畫畫課,心里都是暖暖的。希望景灝能在安圖睿畫出自己的成長故事,很喜歡也很高興成為他的老師以及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