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范仲淹《斗茶歌》常析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吁嗟天產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荬。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全敢不歌,陸羽須作經。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只斗草,贏得珠璣滿斗歸。

范文正公這首詩全名《和章岷從事斗茶歌》,簡稱《斗茶歌》,堪稱有宋一代茶詩的奇制,遠承盧仝《七碗茶詩》,后開楊誠齋《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黃山谷《煎茶賦》,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全詩共六韻二十一聯,一氣呵成,首尾相應,讀來暢陜淋漓。前七聯兩聯一轉韻,從建溪茶產地、種植、采摘、制作,到北苑民間斗茶,一路寫來,如春日行山陰道中,自是風光無限。詩歌開篇即說建溪茶得來不易,是“武夷仙人”移栽過來的,因此稱作“奇茗”。建溪茶產于宋代建安,即今福建建甌壑源、鳳凰山一帶,因臨近建溪口,因而稱作建溪茶,又稱壑源茶。唐末五代時北苑為南唐宮苑,主要用來為宮廷監制貢茶。入宋之后北苑、壑源、鳳凰山一帶均稱北苑,成為宋代御用貢茶園,所產茶總稱北苑茶,又稱建溪茶。

宋代設福建路轉運使,負責貢焙之事。丁謂、蔡襄、宋子安、賈青、鄭可簡等先后漕閩,專修貢焙,北苑茶從此成為茶中絕品,有大小龍團、密云龍、龍團勝雪等名號。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記載說:“建安北苑茶,始于太宗朝,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遣使造之,取像于龍鳳,以別庶飲,由此入貢。”“至道間,仍添造石乳,其后大小龍團,又起于丁謂,而成于蔡君謨。”北苑貢茶專供帝王“玉食”外,也分賜大臣。據歐陽修《龍茶錄·后序》記載:“茶為物之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錄敘所謂上品龍茶者是也。蓋自君謨始造而歲貢焉,仁宗尤所珍惜,雖輔相之臣未嘗輒賜,惟南郊大禮至齋之夕,中書、樞密院各四人共賜一餅,宮人剪金紙為龍鳳草貼其上。兩府八家分割而歸,不敢碾試,但家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至嘉佑七年,親享明堂,齋夕,始人賜一餅,余亦添預,至今藏之。”當時一餅小龍團,值中產人家半年的收入,可見其珍重程度了。蘇軾曾有詩云:“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爭舊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是直指時事的,不無諷喻之意。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這兩句描寫北苑貢茶制作情況。宋代制作團茶尤其講究,茶葉經過蒸青之后,要經入榨、研磨、過黃等程序,去除茶葉草青氣和茶膏,惟留馨香甘淡。因而唐宋時期茶葉以甘香為主,被譽為“甘露”。據《福建通志》記載:宋代北苑貢茶屬蒸青茶餅類,有龍團、鳳團等名號。壓制茶餅用模,模具有銀模、銅模,圈有銀圈、銅圈、竹圈。模形有圓形、方形、棱形、花形、橢圓形等。模具上刻有龍鳳、花、草等圖紋。其中方形茶餅稱“鑄”,圓形茶餅稱“團”。《斗茶歌》中的“方中圭兮圓中蟾”,是說方形的茶餅如玉圭,圓形的茶餅如月蟾,都是用來形容茶餅形狀的。

“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兩聯四句,具體描寫斗茶過程。宋代斗茶煎水用瓶,取火用爐,鼎是爐的雅稱。《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茶爐用首山銅磨制,足見其珍貴了。中泠水,也稱中泠泉。中泠水由南泠、中泠、北泠三眼泉水組成,而以中泠涌水最多,三眼泉水總稱為中泠泉,匯聚于揚子江中的金山寺旁,又稱揚子江心水。清人潘介《中泠泉記》文章中記載說:取水應在辰時,須依時乘船至江心,用專門的取水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尋千尺,始得真泉;若淺深先后,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瓶攜江上中泠水”,是用來形容水的珍貴。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具體描寫點茶景象。關于這兩句詩,還有一段軼聞呢。據宋人劉斧《青瑣高議》記載:范文正公《斗茶歌》為天下傳頌,蔡君謨暇月與希文聚話。君謨謂公曰:“公《斗茶歌》膾炙士人之口久矣,有少意未完。蓋公方氣豪俊,失于思慮耳。”希文曰:“何以言之?”君謨曰:“公之句云: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翠濤起。今茶之絕品,其色甚白,翠綠乃茶之下者耳。”希文笑謝曰:“君善知茶者也,此中吾詩病也,君意如何?”君謨曰:“欲革公詩之二字,非敢有加焉?”公曰:“革何字?”君謨曰:“綠、翠二字也”。公曰:“可去!”曰:“黃金碾畔玉塵飛,紫玉甌心素濤起”希文喜曰:“善哉!”又見君謨精于茶,希文服于議。

宋代飲茶,最重點茶法,由此又有分茶、斗茶的區分。分茶,是點茶的藝術化呈現。楊萬里《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詩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歐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紛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縹姚……”可見分茶是講究“技法”的,通過湯瓶注水的控制,在盞面上幻化出“怪怪奇奇”的畫面。又據陶谷《清異錄》記載:“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茶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幻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分茶也稱茶百戲,又有水丹青、湯戲、茶戲等名稱,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幻化成物象的分茶技法。關于分茶法,陶谷《清異錄》里還有這樣一段記載:“沙門福全能注湯幻字成詩一句,如并點四碗,共一首絕句,泛乎湯表。檀越日造門求觀湯戲。”福全曾有詩詠道:“生成盞里水丹青,巧畫功夫學不成。卻笑當年陸鴻漸,煎茶贏得好名聲。”可見分茶是通過湯瓶在茶盞中注水,運用茶匙(匕)擊拂,“別施妙訣”,使茶紋水脈成為各種物象者、以及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甚至可以幻化出詩句來,堪稱絕妙。南宋時茶筅取代茶匙,分茶技藝尤為精妙,我們觀看南宋劉松年《斗茶圖》、《茗園賭市圖》,就可了解其大概了。近幾年隨著傳統文化的逐漸歸復,宋代點茶法也隨之復興。據說有用筆頭蘸水,在盞中“點畫”出各種圖案,并標為“斗茶”“茶百戲”者,純屬臆造,殊失古意,不足為法。

斗茶又稱茗戰、點試、斗試、斗碾等,和點茶技法接近。通過對茶湯香氣、滋味以及是否“咬盞”的較量,來斗出高下。蔡襄《茶錄》里說:“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故較勝負之說,曰:相去一水兩水。”范仲淹詩中所描寫的就是建安民間斗茶狀況。根據蔡襄《茶錄》,斗茶可分為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焙盞、點茶、斗試這幾個步驟。煊盞,就是以開水燙盞,保持茶盞溫度,這樣容易擊拂出湯花,以“質厚難冷”的建盞最受推崇。《茶錄·茶盞》條:“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燒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然后放入一茶匕茶粉,沖入少許沸水調膏,然后一邊注水一邊擊拂,用茶匙或茶筅擊拂茶面以出湯花,以湯花咬盞、如疏星淡月為佳。湯花即沫餑,滋味甘香,飲之宜人。《桐君錄》:“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趙佶《大觀茶論》描寫“湯花咬盞”的形狀說:“結浚靄,結凝雪。”“乳霧洶涌,溢盞而起,周回旋而不動,謂之咬盞。”又據李邦彥《延福宮曲宴記》記載:“(北宋宣和二年冬)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群臣日:‘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宋徽宗親自注湯擊拂,斗茶試茶,并分賜群臣,可見宋代茶文化是何等興盛發達了。

斗茶除了“相較水痕”之外,最重要的是比試茶香茶味。《大觀茶論》論茶香味道:“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宋代斗茶首重香味,以香氣清幽、滋味甘滑為尚。然后再看湯花“咬盞”的情況,已定輸贏。

宋人斗茶,除了民間“武斗”,也有文人雅士“文斗”。斗茶無關輸贏,僅僅是一種閑雅逸趣和精神寄托。宋人唐庚《斗茶記》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斗茶于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取新水,烹芳名,以品評茶品高下。

宋人江休復《嘉佑雜志》中記載了一則蔡襄與蘇舜元斗茶的故事:“蘇才翁嘗與蔡君謨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蘇茶劣,改用竹瀝水煎,遂能取勝”。可見斗茶時用水很重要。

蘇軾《天際烏云帖》記載了另一段蔡襄周韶斗茶的故事:

杭州營籍周韶多蓄奇茗,常常與君謨斗,勝之。韶又知作詩……韶援筆立成曰:“隴上巢空歲月驚,忍看回首自梳翎。開籠若放雪衣女,長念觀音般若經。”韶時有服,衣白,一座嗟嘆,遂落籍。

這一次蔡襄的茶品、水品都預先準備,均為上乘,無奈“杭人多惠”,周韶用的是“奇茗”,自非常品可比,于是蔡襄又落北了。而周韶則因為臨席賦詩,自比“雪衣女”,而得落籍,成為一段佳話。

我們繼續賞析范仲淹的《斗茶歌》。“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茶味如甘露,飲罷如醍醐灌頂。茶香氤氳,斗試時如入芝蘭之室,身心俱清。兩句極寫斗試茶湯香味景象。至于輸贏結果,詩人則以幽默的筆觸描寫道:“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斗勝后如同登錄仙籍,志得意滿;斗輸后則如同降將一般,含垢忍辱。這些都是描寫民間斗茶場景的絕妙好詞,不同于文士雅斗,不同于蔡君謨同蘇才翁、周韶的文斗,決定是要分出勝負的。

接下三聯述說飲茶的功效。佳茗異?多產自山巖,論功不愧瑞草。可清神,可醒醉,可為屈子招魂,能令劉伶清醒。三聯一氣呵成,如金盤走珠,饒有趣味。接著詩人筆峰一轉,從七言換作五言,恰如平地起波瀾一般,贊嘆說:“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詩詞之趣味、之氣勢、之奧秘,在此和盤托出,真乃的是個中妙圣手也!

范文正公不但文韜武略超群,而且胸懷坦蕩,有古仁人君子之氣度。我們讀他的《岳陽樓記》,讀他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詞,無不散發著一種豪邁儒雅之氣節。正是因為這樣的胸懷和氣度,才能將諸如點茶、燒香、掛畫、插花這樣的閑雅之事做到極精微處。唐宋時期,四般雅事不僅是文人墨客雅事的日常生活內容,也是籍此修養身心的途徑。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乃是歷代士子的人生準則。而籍茶修禪,又是這一儒家理念的升華,如同一朵優缽羅花,盛開在歷史云煙和生命泥沼之中,吐露芬芳。

接下三聯換韻,又轉為七言,繼續說飲茶的功效。結尾一聯不換韻,但出句增至十字,大有長波逐浪之意。卻不料詩人忽然煞筆而住,輕輕吟誦道:“君莫羨花間女郎,贏得珠璣滿斗歸”,如同驚濤駭浪之中,忽然風平浪靜,水波不興,停楫罷櫓,任意西東。文章之妙,于此盡矣!

古代民間素有斗草之戲,又稱斗百草,是漢族民間流行的一種游戲,屬于端午民俗,最早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文獻中,唐代稱“斗草”或“斗百草”。《劉賓客嘉話》云:“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斗草之風與唐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北宋詞人晏殊《破陣子》詞寫道:“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將一雙小兒女斗草贏后的嬌態描寫得惟妙惟肖。

宋代女子斗草,男子則斗茶。范仲淹這首《斗茶歌》,藝術再現了宋代民間斗茶場面,也是歷代畫家們所鐘愛的茶文化題材。南宋劉松年“斗茶圖”、“茗園賭市圖”、元代趙孟頫“斗茶圖”等,都是描寫唐宋時期男子斗茶場面的佳作。

自元明以來,隨著異族頻繁入侵和專制統治,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出現斷裂,諸如唐代煎茶、宋代點茶這樣的傳統藝能早已湮沒無聞,稍稍有幾分恢復者,觀者往往驚怪不已,以為是“日本茶道”、或“韓國茶禮”,正所謂“數典忘祖”者也,令人唏噓不已。這些其實是唐宋時期“四般雅事”之一,后來東傳至日韓,并得到保留,在大陸卻漸次式微甚至淹沒了。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復興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了傳統藝能的優雅和深奧,認識到了蘊藏其中的傳統文化底蘊。僅就茶文化而言,如果要復興中華茶道文化,就應該從唐代煎茶、宋代點茶開始,從煎茶、斗茶、分茶開始,這樣才能找到中華茶道文化的源頭。正如宋代理學家朱熹《觀書有感》一詩所吟誦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本清源,反樸歸根,這樣中華茶道文化才真正有了“根本”,有了生命力,才能開放出美麗的花朵。

這大概是范仲淹《斗茶歌》帶給我們今人的一些啟示吧……

運營團隊:凈心茶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460評論 6 538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6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46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6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8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82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1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9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4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9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91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63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4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90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26評論 3 396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53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漢學家對于宋朝的評價兩極分化 你想穿越到哪個朝代?在關于理想世界樂此不彼的追問,更多的答案是宋朝。原因很簡單,宋朝...
    茶美學閱讀 1,764評論 0 19
  • 巴喬已經五十歲了。 94年的盛夏,一場牽動億萬球迷神經的比賽在一個對足球一無所知卻死不承認的國度上演,一邊...
    LD的空間閱讀 186評論 0 0
  • 六年前,在我剛上大學那會兒,如果大學畢業后能去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似乎是絕大多數人的夢想。 兩年前...
    賣家具的小王閱讀 14,313評論 16 92
  • 每次一有任務安排就會非常緊張 緊張到睡不了覺 緊張到吃飯在想 緊張到出去玩在想 無時無刻都在想 怎么辦 怎么辦 ...
    安小蠻閱讀 268評論 0 0
  • 跟著導演看電影 對我來說,以前最頭疼的問題不是像之前很火的帖子說的那樣“教你一分鐘十分鐘找資源”就能解決的,而是我...
    三撇閱讀 1,581評論 2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