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精神上的孤獨者
自戀者是一群悲劇型的人,這種悲劇性除了表現在他們在乎他人的評價外,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所以他們既不能真實的感受到自己也不能真實的感受到他人,成為精神上真正的孤獨者。
先問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你是否經常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其他人對你的才華和成就欣賞不夠?
第二個你購物或者裝修或者看病是否要找業內最好的專家?買最好的品牌?如果在餐廳吃飯發現飯菜不如想象中那么的可口,你是否會責難服務員或者更換餐廳?
第三個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個特別的人,所以你希望自己得到特別的對待,比如想要引起特別的注意?
即使普通的規則在你身上都應該有所變通。
自戀指的是一個人愛自己的程度和能力。
個體需要不斷從外部獲得認可來維持自尊的一種人格特征,自戀者需要不斷地通過尋求別人對自己的贊揚和認可,來確定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自戀者的表現
無所不能
喜歡被贊美
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在公眾場合所獲得的人格評價。
親密關系的困難(婚姻關系、親子關系等)
對方感覺你對待他還是極好的,但又總感覺到自己被忽略。
自尊心脆弱到不會冒險給別人一個糾錯的機會,所以他不能真的和別人交往,和別人保持一段距離。
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自戀者忽視別人的真實反應。來維持那種自大的幻覺。
當他得到表揚的時候,會感覺特別好。遭遇批評的時候對他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他會自動屏蔽關于自己負面的消息。甚至會去貶低批評者。
沒有辦法真正信賴或者依賴他人
道德觀總是很不穩定。
很難長期停留在戀愛關系里面
因為長期的關系里面就要面對對方的批評和指責。
通常具有較高的智商或者漂亮的外表。
急于迎合主流的標準。
為何會如此自戀?
這種自大的行為,主要是為了通過別人的贊美和關注,來體會一種滿足感。
別人存在的意識,是讓自戀者感覺良好的工具。
核心感受是什么?
1,羞恥感
自戀者常常感到很無助和怯懦,認為自己非常差,對自己整個人都持否定態度,因而會產生強烈的羞恥感。
2,嫉妒感
當自戀者看到其他人在某件事上要優于自己時,自戀者會認為對方在各方面都要比自己優秀,而由此產生的嫉妒感會讓自戀者對他人品頭論足,譴責甚至嘲弄對方。
要不然自己是最糟糕的或者對方是最糟糕的,非此即彼。沒有中間地帶。
自戀者更容易在遭遇“中年危機”的時候遭遇“抑郁”
所以,每一個虛榮和浮夸的自戀者,內心里面都是自卑和怯懦的形象。
就像《月亮和六便士》中所說的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共存在一顆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