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每天都最怕看社會新聞,也從不跟風評論。因為每看一次,就覺得自己的暴力感在增加。為什么人世間會有這么多不平事?為什么人世間會有這么多辛酸事?為什么人世間會有這么多難斷事?
但這次的“刺死辱母者”事件讓我坐立不安。最近這幾天的網絡都在刷這件事,相信大家也看了太多的文章。珠玉在前,我又豈敢班門弄斧?只是從另一個角度,簡單的談一下我個人的感受而已。
不知道為何,刺死辱母者一事,六神磊磊聯想到的是林平之,我想到的卻是金庸武俠中的第一男主角——喬峰。
其實,我覺得面對辱母這種事,無論是像于歡這樣的小百姓,還是像林平之這樣的富二代,甚至是像喬峰這樣的大英雄,大家的反應都是異曲同工的:怒發沖冠、以死相拼。
喬峰的前半生轟轟烈烈、精彩紛層,“北喬峰,南慕容”的威名響徹武林。1997年黃日華版的電視劇《天龍八部》中,喬峰一出場便是力挽狂瀾、翻云覆雨,降龍十八掌的絕世武功在他身上發揮得爐火純青、淋漓盡致。
金庸是如何描繪“喬峰”外貌呢,我們來看看——
西首座上一條大漢回過頭來,兩道冷電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臉上轉了兩轉。段譽見這人身材甚是魁偉,三十來歲年紀,身穿灰色舊布袍,已微有破爛,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面,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段譽心底暗暗喝了聲采:“好一條大漢!這定是燕趙北國的悲歌慷慨之士。不論江南或是大理,都不會有這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氣勃勃,似這條大漢,才稱得上‘英氣勃勃’四字!”
這樣精彩的描寫,無疑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喬峰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義薄云天、豪氣干云、有勇有謀、敢愛敢恨。想想當年的杏子林大會,他當著丐幫眾兄弟之面自插四刀,是何等驚心動魄?刀刀皆直插人心,襯托他的偉岸,顯示出其他人的渺小出來。
喬峰最大的悲劇,是來緣于他的身世。他原本為契丹人,所以后來恢復祖姓,為蕭峰。在當時宋遼不兩立的時代背景下,他的身世為他帶來無盡的災難。
喬峰的后半生幾乎都在為一個問題所困擾——誰是殺害父母的大惡人?
如果不是因為父母之仇,喬峰不會失去理智一心尋仇?如果不是因為父母之仇,喬峰不會失去一生至愛的阿朱?如果不是因為父母之仇,喬峰不會聚賢莊一戰大開殺戮?
假設喬峰當初聽從阿朱的規勸,放下仇恨牧馬塞外,過著看似逍遙自在實則蠅營狗茍的生活,他的一輩子能心安嗎?他不會被世人所唾棄嗎?
假設喬峰不報父母之仇,那他還算是男人嗎?那他還配當英雄嗎?那他還有顏面存活于天地之間嗎?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為報父母的血海深仇,活生生地葬送了喬峰這樣一個大英雄。但正是這樣的有血有肉、敢愛敢恨的喬峰,才是我們真正值得敬仰的大英雄。
回過頭來說“刺死辱母者”事件,雖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也有俗話“士可殺不可辱”。況且,你還是涉黑組織。錢人家遲早會還只是早晚而已,你又何必苦苦相逼,甚至極盡侮辱之事呢?
30歲的喬峰,英雄蓋世,天下無雙;22歲的于歡,血氣方剛,青春勃發。無論是面臨殺母還是辱母之后,這兩個人均是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猶如飛蛾撲火——盡顯英雄本色,不愧天地男兒!
此時,天空中傳來一聲厲喝:“奸賊,看我降龍十八掌!”
(作者:危笑天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