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很多人推薦了這部《摔跤吧!爸爸》,從各個方面看,這部電影都是難得的佳作。
為了這部電影,51歲的印度男神阿米爾汗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心血。
他首先完成了19歲的戲份,爾后瘋狂增肥,變成了體重194斤的胖大叔演繹55歲的戲份,又用5個月瘋狂減肥,然后拍29歲的青年戲份。
笑著笑著就哭了,這是電影帶給我最直觀的視聽體驗,其中感慨可窺一二。
輕松的音樂,有愛的畫面,不經意間就觸動了人們心中最柔弱的情感,輕輕叩問著父愛這個普世價值觀。
作為一個美麗女兒的父親,我也想通過這部電影,談談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01
我們應不應該為孩子預設人生目標?
這或許是電影最大的爭議之處,其實,也是很多父母最大的困惑。
電影中,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把一生的夢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他想讓世界認可印度的摔跤水準,想在世界大賽上摔出一枚金牌。
廉頗老矣,唯獨希望有個兒子繼承衣缽。盡管嘗試了種種生兒偏方,上天卻偏偏給他四個女兒。
于是,女兒便成了他實現夢想的唯一途徑,他為女兒選定了一條人生道路——摔跤。
有人說他很自私,也有人說他是獨裁者。其實,他已為自己的堅持設定了一年的時限。
這一年他要為夢想做最后的努力,這一年也是他為女兒的選擇留有的余地。
如果女兒還是不喜歡,我想一年后的他肯定會放棄。
這位父親用心良苦,他為女兒的選擇不僅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是想改變女兒的人生宿命。
從一個女孩出生開始,她們的命運就是做飯、打掃衛生,全身心地做家務。然后,等她們成年,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就會嫁出去,把自己交給一個男人。然后,為他們生孩子、撫養孩子。這就是一個女孩的宿命。
因為這句話,兩個女兒開始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堅定地跟著父親去改變不公的命運。
有了孩子,便會思考“起跑線”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父親,我很希望女兒開心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卻沒辦法無視各種起跑線。
給孩子報興趣班學習班,難免會犧牲孩子的快樂時光;如果“放養”不報,孩子長大了會不會埋怨自己?
我看到,很多人因為這部電影感謝父親,當然也有人因此痛苦追憶。
可憐天下父母心,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選擇?我想,需要一個平衡。強加的目標不一定是壞事,放養的方式也不見得是好事。
孩子心智不成熟時,需要為孩子做決定,但應該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心智成熟后,及時給予建議,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
當快樂與努力不再矛盾,便是父愛最好的打開方式。
02
嚴厲與慈藹,父愛應當如何抉擇?
有了女兒后,我一直在想,父親在女兒的教育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是把她寵成任性的小公主?還是板著臉樹好父親的威嚴?
電影中,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讓我找到了學習的榜樣。
這位父親是嚴厲的,會定好鬧鐘、拿著教鞭、騎著摩托逼著女兒鍛煉,不容許女兒有絲毫的懈?。贿@位父親也是慈愛的,會在夜里偷偷為女兒按摩,會在女兒饞嘴時識趣地背過臉去……
為了督促孩子的努力,為了避免再犯錯誤,為了贏得更好的未來,嚴厲也是父親必須扛起的責任。
我心疼女兒,不擅長板著臉批評她,只想寵著她慣著她,讓她一直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童話世界里。
可是,這個世界并不會因此而溫柔地對待她。所以,她需要學會堅強,需要學會面對批評和指責。
嚴厲是父愛,慈藹也是父愛。雖然表達方式截然相反,出發點卻是一致的。
這對矛盾考驗著所有父親,也為沉甸甸的父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想中的場景,是女兒坐在我腿上跟我打鬧,毫無間隙地訴說生活里的趣事。
希望我不時的嚴厲批評,能夠被女兒所理解;更祈禱這種嚴厲不要成為父親與女兒之間的隔閡。
03
青春叛逆期,當父親的該怎么破?
經??春闲l視的《變形計》,每次看心都在滴血,更在隱憂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
叛逆期,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實在無法想象,孩子什么話都不跟自己說,父母會是多么的痛苦不堪。
電影中,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女兒長大后來到大學,潛移默化地受到了不好的影響,開始了叛逆的過程。女兒悄悄留起長發,化妝參加聚會,第一次懷疑父親的摔跤技能,甚至指責父親的古板落伍。
為了讓女兒回頭,這位父親賭上尊嚴與女兒來了場“決斗”。摔跤場上的他,累到氣竭,卻以失敗告終。
女兒最終理解了父親,結束了叛逆,是因為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慘敗。這次失敗的打擊,讓女兒明白了父親的偉大與無私。
這樣的結果是好的,卻不是所有父親想要看到的局面。因為,我們并不想自己的孩子遇到挫折、遭到慘敗。
疼在兒女身,痛在父母心。
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讓孩子在人生中盡量少遇到挫折,才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既然青春叛逆是繞不開的過程,如何過好這一關,又是對父親的重大考驗。
我想,這一關需要的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長久耐心的交流和引導。
既要當好父親,更要做好朋友,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平等的跟孩子交流。
女兒,我會努力成為你的好朋友,無論遇到什么事,你都要記得偷偷告訴爸爸。
04
你那么依靠我,我如何教會你獨立?
父愛如山,我想當好孩子的靠山,可是孩子能一直依靠我嗎?
終有一天,孩子要走向社會學會獨立,獨自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與打擊。
即便當父親的有多么心痛,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所以,我們需要讓孩子具備迎接風雨沖擊的勇氣!
電影的最后一段讓我感動到心痛,女兒每次摔跤比賽都會看看父親,有父親在觀眾席上就會獲得勇氣。
可是,最重要的一場比賽,父親卻沒能來到場邊。女兒發揮失常了,眼看著就要失敗。
關鍵時刻,女兒想起來父親的話:
爸爸不是每次都能來救你,你需要憑自己的力量去戰斗,盡全力…救你自己!
于是,她站起來,摔倒了對手。那一刻,女兒真正的獨立了。
這個場景讓我久久難忘,也因為這句話,我更加深刻理解了父愛的偉大。
孩子,我愿為你保駕護航,但你也需要羽翼豐滿,學會獨自翱翔!
你獨當一面的那一天,父親才會真正放下心來,欣慰地為你鼓掌。
我會從小這樣教育自己的女兒,摔倒了要學會自己站起來,犯了錯誤要自己學著去承擔。
父母都愿為自己的孩子遮風擋雨,但也更需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承接風雨。
現在,我需要努力做到最好,讓孩子為我感到自豪。
將來,我肯定會驕傲地對孩子說,“爸爸為你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