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身體不舒服,渾渾噩噩只想睡覺,昨晚甚至沒有寫完復盤就睡著了,看來確實是身體需要休息。所以今天干脆也就好好在房間宅了一天,一半的時間也用來恢復體力了。雖然慚愧,但考慮到后面依然需要持續的精力旺盛,這一兩天的養精蓄銳,也是必要的。
雖然懶散,但該做的任務還是沒有落下。下午看書的時候,突然同事打電話說老板要我處理一個客人投訴。說實話那一瞬間牢騷就差點脫口而出:為什么周末還不給我點消停啊!?但想起自己要養成的好習慣之一就是減少抱怨,積極做事,我最終還是閉上了嘴,花了一個小時多處理完了這個投訴。這樣不分時候的工作打擾,也是現代通訊手段越來越發達的一大弊端吧。
被打斷的時候,正看到《奮斗的正確姿勢》技能篇中關于學習新技能的要素部分。說學習新技能一般需要五種要素:時間、工具、金錢、專家指點以及信息。簡化的途徑,就是時間和知識。
關于時間管理,我個人也一直有一些見解,剛好今天也聽了群里老鐵流浪人分享的時間管理方法,發現都是大同小異。而方法最終是否能有成效,只取決于自己。
我身邊有很多人,每天以加班為榮。看起來永遠非常忙碌,從早到晚甚至經常顧不上吃飯,可是做出來的工作成效卻看不見。組織開會或者活動,永遠拖拖拉拉到不齊,每次問起他們都在忙什么,說起來也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禁讓人好奇他們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來做什么了。
其實時間管理很簡單,具體運用起來每個人都可以不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堅持用下去,就會有明顯的改善。當然主線有宏觀和微觀兩條。
宏觀上,可以在有效的時期之內(可以是一周、一個月或更長)設定一個目標日期,確定那一天為截止日,然后采取倒計時的方式,做出具體的計劃即可。這樣的方式,執行起來會有很大的彈性,很考驗自控能力和執行力,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微觀上,就是著眼于每一天。首先要問問自己,現階段自己每天占用時間最多的是什么事情?它有多重要?確定了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做法就簡單多了。就像流浪人老鐵說的那樣,提前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計劃,充分利用每天早晨狀態最佳的時段,處理最重要的一件到三件事。其他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可以留在重要的事情之后。關鍵在于,要留出一部分時間用來應對突發事件。這就是為什么計劃不可以做的太滿的原因,人不是機器,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會打亂你的計劃。如果計劃完全沒有彈性的空間,那么只會讓自己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這里的重要性劃分可以參考重要緊急四象限的方法,花點時間思考也沒有關系。
回想過去的自己,和現在身邊很多同事的現狀就可以看出,沒有規劃的一天都是災難,更別提一輩子了。所以,規劃有多重要,只有等習慣了規劃之后,才能體會。
都說時間是這世上最公平的裁判,他給了每一個人一樣的每天24小時,而如何利用時間,則將每一個人都徹底區別開了。有很多的道理,光是知道是沒用的,只有真正按照道理說的那樣做起來,變化才會產生。過去很多年,我的生命都是在大段大段時間的自我放逐中流逝的。意識到必須要做點什么的時候,已經是去年11月行動營第五期招募了。很幸運,我的變化終于由內而外開始發生。
其實時間管理,說到底是管理自己。時間并不是人所能控制的,我們既沒辦法讓它停住,也沒辦法讓它隨心快慢。我們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讓時間更好地為我們所用。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是24小時。但決定每個人的不同命運的,也是這24小時。怎樣掌控自己,更好的利用時間,是一生都要好好修習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