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會指望從一筆僅夠支撐自己幾天或者幾周生活的資產中得到任何收入。他只能盡自己的所能,節約的使用它,在將這筆款子用盡之前,從自己的勞動中取得一些東西去作為它的補充。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收入完全來自他的勞動。各國貧窮勞動者大都是這種情況。
但是這個人可能指望從一筆足夠支撐自己幾個月或者幾年的資產中取得某種收入。他會在這筆款中保留適當的比例,用作自身的生活開支,余下的部分就是用來獲取某種收入。他的全部資財就這樣一分為二。一部分他希望用來取得收入,成為資本;另一部分作用為目前的消費,后者又包含三項:一是為這一目的保留的那部分資產;二是逐漸得來的任何收入;三是用以上兩項之一買進來但至今尚未使用完的物,如衣服和家具。人們普通積蓄以供自己直接消費的資財必須包含三項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資本為投資者提供收入或利潤,其使用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資本可用來生產、制造或購買物品,然后出售取得利潤。資本在留在所有者手中或保持原狀時,對于投資者不能提供任何收入或利潤。商人的貨物在出售換的貨幣前,這貨物不能提供任何收入或利潤;貨幣也是一樣,在再次支付一換得貨物以前,這貨物也不能提供任何或者利潤。商人的資本,以一個形態付出,又以另一個形態收進,在這種持續的流通或者交換,他才可以賺取利潤。這樣的資本是流動資本。
第二,資本又可以用來改良土地、購買機器和有用的工具,或用來置備無需易主或者再次流通即可提高利潤的東西,這樣的資本是固定資本。
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之間的比例依行業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比如,商人的資本全部是流動資本。若非把商店或倉庫也看做機器或者工具,可以說他根本無需使用機器或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