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糖尿病可根據血漿葡萄糖標準診斷,即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期間的空腹血糖(FPG)值或2 h血漿葡萄糖(2 h PG)值,或A1C標準:
2型糖尿病一級預防干預的效果主要在葡萄糖耐量受損(IGT)伴或不伴空腹血糖升高的個體中得到證實,不適用于孤立空腹血糖受損(IFG)的個體或由A1C標準定義的前驅糖尿病患者。
在無癥狀成人中檢測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標準(篩查人群)
糖尿病前期標準
2型糖尿病藥物選擇
1.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初始首選藥物。A
3.二甲雙胍一旦起始應用,只要耐受且無禁忌,應持續使用;其他藥物,包括胰島素,應在二甲雙胍基礎上聯合。A
3.長期使用二甲雙胍可能與維生素B12缺乏有關,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應考慮定期檢測維生素B12水平,尤其是有貧血或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B
4.如果有證據表明存在持續的分解代謝(體重減輕)、存在高血糖癥狀,或當A1C水平(> 10%[86 mmol/mol])或血糖水平(≥300mg/dL [16.7 mmol/L])非常高,應考慮早期應用胰島素。 E
5.考慮在新診斷且A1C超過目標值1.5%(12.5 mmol/mol)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開始雙藥聯合治療(dual therapy)。E
6.應采用以患者為中心的方法來指導藥物的選擇。考慮因素包括合并癥(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慢性腎?。?,低血糖風險,對體重的影響、成本、副作用風險和患者偏好。E
7.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推薦具有心血管疾病益處的使用鈉 - 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或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作為抗高血糖方案的一部分。
8.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且心力衰竭高風險的患者,或伴發心力衰竭的患者,優選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 C
9.對于2型糖尿病伴慢性腎病患者,可考慮使用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或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以減緩慢性腎病進展、心血管事件或兩者的風險。 C
10.在大多數需要注射藥物降血糖的患者,GLP-1RA優于胰島素。B
11.2型糖尿病患者未達標的患者不應拖延強化治療。B
12.應定期(每3-6個月)對藥物治療方案進行重新評估,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以納入新的患者因素。E
在成人2型糖尿病中選擇降糖治療時要考慮的藥物特性和患者因素
【CHF,充血性心力衰竭; CV,心血管; DPP-4,二肽基肽酶4; DKA,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DKD,糖尿病腎??; GLP-1 RA,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SGLT2,鈉 - 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Q,皮下;T2DM,2型糖尿病。】
建議以患者為中心的方法,選擇適當的血糖藥物治療方法。 這包括考慮療效和關鍵患者因素:
1)重要的合并癥,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ˋSCVD)、慢性腎臟疾?。–KD)和心力衰竭(HF),
2)低血糖風險,
3)對體重的影響,
4 )副作用,
5)費用,
6)患者偏好(意愿)。
需要在進行任何藥物治時強調改善健康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中的降糖藥物:總體路徑
伴CVD和CKD患者在二甲雙胍和生活方式
基礎上的聯合治療選擇
不伴CVD和CKD患者在二甲雙胍和生活方式基礎上的聯合治療選擇
起始治療
二甲雙胍應在2型糖尿病確診時開始使用,除非有禁忌癥;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治療將是此單藥治療聯合生活方式改變。二甲雙胍有效且安全、價格低廉,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風險。二甲雙胍有每日2次速釋劑型,或每日一次緩釋劑型。與磺脲類藥物相比,二甲雙胍作為一線治療對A1C、體重和心血管死亡率有益;其他口服藥物作為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療的系統數據很少。二甲雙胍的主要副作用是由于腹脹、腹部不適和腹瀉引起的胃腸不耐受。二甲雙胍通過腎過濾清除,如果循環濃度非常高(例如,由于過量或急性腎衰竭)可與乳酸酸中毒有關。然而,現在已知這種并發癥的發生非常罕見,并且二甲雙胍可安全地用于eGFR(估計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的患者;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修訂了二甲雙胍標簽,以反映其對eGFR≥30mL/min/1.73m2患者的安全性。(對于腎功能3期患者,每日最大劑量為1000mg)最近的一項隨機試驗證實了之前的觀察結果,表明二甲雙胍的使用與維生素B12缺乏和神經病變癥狀的惡化有關。
強化注射治療
聯合治療
雖然有許多試驗將雙藥治療與單用二甲雙胍進行比較,但很少有人直接作為聯用治療藥物進行比較。比較有效性薈萃分析表明,初始治療中添加的每一類非胰島素藥物通常可使A1C降低約0.7-1.0%。如果大約3個月后未達到A1C目標并且患者無ASCVD或CKD,則考慮二甲雙胍聯合優選的六種治療選擇中的任何一種:磺脲類、噻唑烷二酮、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或基礎胰島素;選擇添加哪種藥物是基于藥物特異性影響和患者因素。對于存在ASCVD、HF或CKD的患者,在考慮藥物特異性和患者因素后,選擇聯用(第二種)的最佳選擇是GLP-1受體激動劑或SGLT2抑制劑,其具有降低的心血管風險作用。對于沒有ASCVD或CKD的患者,選擇的與二甲雙胍聯用的(第二種)藥物尚未得到經驗證據的指導。相反,藥物選擇是基于避免副作用,特別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成本和患者偏好(意愿)。類似的考慮因素適用于需要第三種藥物達到血糖目標的患者;也很少有基于試驗的證據來指導這種選擇。在所有情況下,需要不斷檢查治療方案的療效、副作用和患者負擔。在某些情況下,患者需要減少藥物或停藥;常見原因包括無效、無法忍受的副作用、費用或血糖目標的變化(例如,根據合并癥的發生進展或治療目標的變化)。
? ? 在口服藥物方案的基礎上添加基礎胰島素(人NPH或長效胰島素類似物之一)是一種成熟的方法,對許多患者有效。此外,在通過口服藥物治療方案未達到血糖目標的患者中,最近的證據支持GLP-1受體激動劑的應用。在需要進一步降低血糖的患者,比較加用GLP-1受體激動劑和加用胰島素的試驗中,兩種治療的效果相似。然而,與胰島素相比,GLP-1受體激動劑盡管具有較多的胃腸道副作用,但具有較低的低血糖風險和對體重的有益作用。因此,試驗結果支持GLP-1受體激動劑優選作為需要注射治療用于增加降糖效果的患者。
聯合注射治療
如果已將基礎胰島素調整至可接受的空腹血糖水平(或劑量>0.5u/kg/天)且A1C仍高于目標值,則考慮推進聯合注射治療。該方法可以在基礎胰島素或胰島素多次注射的基礎上聯合GLP-1受體激動劑。與強化胰島素治療方案相比,基礎胰島素和GLP-1受體激動劑的組合具有有效的降糖作用,以及較少的體重增加和低血糖??梢允褂煤谢A胰島素加GLP-1受體激動劑的兩種不同的每日固定雙重組合產品。
當開始聯合注射治療時,應維持二甲雙胍治療,同時通常停用磺脲類和DPP-4抑制劑。對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特別是那些需要大劑量胰島素的患者,輔助使用噻唑烷二酮或SGLT2抑制劑可能有助于改善控制,并減少所需胰島素的量,但應考慮潛在的副作用。一旦開始基礎/餐時胰島素治療方案,劑量調整(滴定)是重要的,基于血糖水平和對每種制劑的藥效學特征的理解(模式控制),在餐時和基礎胰島素中進行調整。隨著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的增長,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的下降,可能有必要簡化復雜的胰島素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