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能輕松下了,時間能自由安排。對寶寶護理做個經驗總結吧。
寶寶目前基本每次生病,都是積食引起,但是積食的癥狀每次都不一樣,容易掉以輕心,護理寶寶的過程,也是逐漸積累經驗的過程?,F在把積食的癥狀和護理的經驗教訓總結如下:
15年國慶節感冒:吃飯很香,第一次吃了毛毛蟲面包和里面的奶油,造成了積食,又受涼感冒,不嚴重,但是仍然帶著他出門,嚴重了。經驗:不能亂吃!身體出現問題就不能出門!
得肺炎那次:臉蛋紅,不愛喝水,吃飯香,連續幾天拉的干。慘痛的教訓:高燒不退就要及時就醫,不能在家吃退燒藥耽擱。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好說明很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為了控制病情發展,該輸液也得輸。同時要自己吃打食藥除根。
過年:肺炎后腸胃剛緩過來就暴飲暴食,很快再次積食,低燒,吃七珍丸治好。經驗:逢年過節分外要注意飲食,少吃飯館的飯和大人的飯。
16年4月份:連續幾天中午吃很多或者吃的肉,晚上就不吃飯了,我還沾沾自喜以為寶寶自己身體會調節,不用擔心吃多。其實已經積食了,再加上第二天出去受涼,又發燒輸液。燒退出疹。這次,到底是不是幼兒急疹不得而知,如果是為什么正好在積食受涼的時候爆發,如果不是為什么會出疹子呢。這次寶寶即便燒到40度但精神狀態很好,白白在醫院輸了四天抗生素,燒也退不了,后來是自己退的。特別無奈的一次,明明知道不是扁桃體發炎引起的發燒,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聽醫生的,寶寶遭罪。醫療條件,醫生的醫術實在差勁,有時真是不想去醫院。
16年10月份:國慶節雖然給吃了消食藥,但出外吃飯次數太多,寶寶嬌嫩的脾胃還是受到了傷害。再加上沒來暖氣,家里很冷,寶寶每天大便次數增多,其實大便次數增多、不消化也是積食的表現。我錯誤的給吃補脾藥,大便是止住了,可是我隱約覺得寶寶還是不正常,舌苔厚膩。再加上我自己帶他,光顧著出門玩兒,餓了吃不上飯,只能吃一個大紅薯充饑,可能是淀粉類食物吃多了也會造成積食。連續幾天晚上睡覺不安穩,半夜鬧著講故事,我還訓寶寶,其實是腸胃不舒服了。第二天醒來就不精神,出去玩兒也不走,飯也不香,出去我給穿的少了,下午還洗了澡,晚上9點才吃晚飯,吃了不少,還吃了一個大雞蛋,結果晚上就高燒了。想想自己真蠢,小孩的病都是大人造成的。
這幾次,每次積食的癥狀都不一樣,特別容易忽略,歸納在下面,給自己提個醒:
1.吃飯特別香,或者吃飯很少。
2.連續拉特別干的粑粑,或者消化不良,大便次數增多。
3.嘴唇紅、舌苔厚膩、口臭、紅臉蛋。
4.不愛喝水。
5.睡覺不安穩,滿床滾或者半夜哭鬧要講故事,或者不停要奶。
每次表現不一樣,有一兩項基本就是了。
經驗:
1.逢年過節一定要分外注意飲食,減少外出吃飯,如果必須,就吃健兒消食口服液。
2.不精神,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出門,否則會加重或稱為生病導火線。
3.至多每兩周吃一次消食藥。雖然總吃藥不好,但是寧可多吃點消食藥也不能讓積食。積食就是病的根源。
4.少吃大人調料重的飯,除非大人也吃的清淡。單獨做寶寶吃的好吃的有營養。
5.假期出去玩兒計劃好時間,不能耽誤了吃飯,要保證吃好吃的舒服。
6.不能吃太多肉或者淀粉類食物!
7.葷素搭配,不能每天都吃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