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10 月,僅有13年歷史的吉利汽車,將有80多年品牌和技術積淀的沃爾沃攬入懷中,完成對其全部的股權收購。這是中國車企收購海外豪華車第一宗,可謂驚艷于行業。
收購的圓滿成功也標志著吉利和 Volvo 的合作正式拉開了序幕,不過合作之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收購協議的成功簽訂僅僅是一個開始。
“蛇吞象”之后,問題隨之而來
吉利對沃爾沃的收購,絕對不應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資本”層面,而是要真正地從各個方面進行深入合作、融合,并充分利用沃爾沃的獨特技術,來不斷提升吉利的品質和技術含金量,否則,蒸不熟,煮不透,砸不碎,嚼不爛,收購變成了添堵。
除了汽車技術之外,吉利還需要在企業資源的各個層面,和沃爾沃實現全球對接,例如財務層面、供應鏈整合層面……吉利自身的這些不同核心企業資源系統,能夠和沃爾沃全球、中國的相關系統不但實現對接,才能最終實現徹底的發展融合。
問題的解決之道,在吉利集團看來,在于底層對于IT層面的整合。因為只有IT層面的徹底整合,IT先行,才能實現從財務、供應鏈等企業資源層面的整合。然而,在IT層面,吉利想輕松整合沃爾沃談何容易?
新時代,新形勢,怎樣滿足新需求?
另一方面,吉利還計劃在未來3-5年新建包括在臺州等8個新的生產基地,貫徹國際對“智能制造 2025”的規劃,和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
這在未來吉利的戰略規劃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吉利不希望每年40億的業務不會因網絡而中斷,因此對于新工廠網絡的設計和硬件性能有著可謂“苛刻”的要求。
- 要高可用、高可靠、高穩定的網絡確保生產線運行;
- 需要無線網絡高可用性,支持各種終端設計;
- 具有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降低總體成本……
吉利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思科方案解燃眉之急,專治 IT 融合各種不服
不得不說,在 IT 層面,其實包括吉利在內,眾多中國汽車品牌在IT建設等方面的實力和管理、規劃等能力,都與包括沃爾沃等在內的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
在吉利的 IT 項目中,思科所采取的解決之道,就是“標準化”。即通過為吉利集團打造標準化的 IT 系統,采用成熟的網絡技術和標準協議,提高網絡可靠性。
在這個理念基礎之上,思科幫助吉利集團完成了臺州路橋工廠的整體網絡架構建設。思科提供了全系列體系架構解決方案,從核心、接入,有線無線網絡,到數據中心服務器群,再到統一通信系統,為臺州路橋工廠提供了標準化的 IT 系統。
- 思科高可靠,高穩定,高可用的有線、無線、網絡統一方案,確保了生產,滿足了業務用戶提出的各種接入要求
- 思科ClearAir高可用,高穩定無線解決,對移動終端的支持提供了基礎平臺,技術上領先競爭對手
- 思科無線網絡設備的高標準化(CCX),保障移動終端接入的穩定性,提高生產效率,減少運營成本
- 思科統一計算UCS 集成刀片服務器的集成網絡技術FCoE,大大節省布線及存儲交換機端口費用
- UCS 服務器間10G高性能互聯,提升服務器上虛擬機Vmotion性能
- UCS 服務器的無狀態計算技術,提升應用服務器的備份,只需要一個備份的刀片服務器就可以備份所有的服務器,節省備份的時間與費用
- 統一通信構建高效的溝通協作平臺
思科全系列體系架構解決方案,幫助吉利集團清晰了他們對未來發展架構,吉利已經表示要和思科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落地到最近2年(2016-2017),思科還將參與到吉利臺州項目新工廠,吉利張家口凱悅項目新基地,吉利寶雞新基地,吉利義烏新動力總成工廠,吉利杭州灣新研發中心,吉利貴陽新基地,吉利白俄新基地,吉利義務新基地等項目中。
與吉利汽車這次成功的戰略合作也必將影響比亞迪、奇瑞、長安汽車、眾泰汽車、長城汽車等等廣大的民營汽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