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2008年的老片,還好我最近沒有時間去電影院看電影,所以就閑下心來在把筆記本放在腿上,躺著看了這部電影。
很多時候,我喜歡在電影院看大片,就是那種槍炮轟鳴,車追馬跑的場景的電影,但是如果看小眾片,或者裝逼的文藝片,我還是喜歡在家里,戴上耳機,靜靜的看,因為我可以隨時停下來,或者快進,或者重放我看過的鏡頭。
真相至上這部片子,從劇情和國情來說,是根本不適合在國內(nèi)放映的,它討論的是信仰,人格,公平,正義,與承諾的主題,與現(xiàn)在國內(nèi)的道德感缺乏,誠信喪失,從上而下的節(jié)操掉落一地,還仍然昂著頭說自己是清純的社會環(huán)境來說,你,我,我們都不會認同這部片子里的主題,所以,我們知道,它一定是來自于北美洲的美利堅合眾國,我從來不是一個覺得西方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國圓的人,但是我曉得,在西方,我不用擔心太多凌駕在法律之外的東西,但是本片卻告訴你,美國也會有超越法律的不公平事件的發(fā)生。
這就是真相至上這部片子要敘述的。
阿姆斯特朗.瑞秋是一名女記者,一名太陽報國內(nèi)政治版的記者和通訊員,她發(fā)表了一篇關于總統(tǒng)隱瞞一件政治事件的事件,而這個事件的有一個不同的聲音,聲稱總統(tǒng)掩蓋了事實,這個聲音就是來自美國CIA的女情報人員,在國外,政府對于媒體的控制能力很弱,很弱,基本上無法干擾這個報道的發(fā)生,而且報道本身的內(nèi)容基本都是真實的,所以一見報端,民眾嘩然,因為這個女情報人員恰恰是一個大使的夫人,瑞秋發(fā)現(xiàn)報道以后,一發(fā)不可收拾,而這個女情報人員的孩子和瑞秋的孩子在同一個學校,就想繼續(xù)去采訪這個女情報人員,當然被人家果斷拒絕。
那邊廂,CIA發(fā)現(xiàn)出了如此大的紕漏,特別是一個情報人員身份被公布出去,所以就派出了特別檢察官要求瑞秋交出泄密人的名字,瑞秋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的線人是因為相信我才告訴我,我不能告訴你ta是誰,而女情報人員為了洗脫自己,也央求瑞秋告訴她誰是泄密者,瑞秋回答她,我不會出賣我的線人。
在美國,有一個第一憲法修正案,明確了法律賦予國家的權利,就是情報人員和涉及國家安全的信息是不可泄露的,雖然瑞秋只是一名記者,但是他們要找到這個線人來證明誰是泄密者,并繩之以法,恰恰,瑞秋作為一名記者,她就有責任保護她的線人,所以她沒有透漏任何信息。
作為特別檢察官,當然有辦法,最后以藐視法庭罪,拘留了瑞秋,這一拘留就是一年的時間,這一年中,瑞秋的丈夫因為無法堅定的和她站在一起,選擇了離開,而那名女情報人員由于身份的暴露,被一個精神病者槍殺,瑞秋也失去了自己孩子的監(jiān)護權,并且還被同監(jiān)牢的犯人毆打,但是瑞秋一直沒有說出那名線人的身份,當然中間,她試圖以交代出另外一個非關鍵人物的身份獲得法庭的認可,但是特別檢察官仍然希望瑞秋說出泄密者的姓名,瑞秋依然拒絕說出來,后來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主持人采訪瑞秋,瑞秋說,我和你不一樣,你報道說這個明星或者那個明星今天跟誰鬼混,沒有人會來抓你。
瑞秋的律師在法庭上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陳詞,最經(jīng)典的一句就是人格和原則是平等的,我知道你們有你們的原則,但是我有我的人格。
最后法院的大法官認為,瑞秋無論被拘留多久都不會交代出她的線人,就把她釋放了,當然中間還有一段就是她獲得了普利策的提名,這個我們可以忽略不計。
在回來的路上,瑞秋又被特別檢察官攔下,這次是正兒八經(jīng)的起訴,以藐視法庭為由,她被判了2年的刑期。
但是她依然沒有說出那個線人信息,這個線人就是女情報人員的孩子,她在和瑞秋的一次無意間的對話里透露了這些信息,而瑞秋答應她,永遠不會說出來她。
這是一部真實的電影,故事的原型發(fā)生在2005年的美國,前駐伊拉克大使夫人的特工身份遭暴露,布什因伊拉克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而開戰(zhàn)的決策遭質(zhì)疑,《紐約時報》女記者米勒因為拒絕透露消息來源,被以藐視法庭罪,判入獄18個月。2005年9月底,因為消息來源愿意公開身份,米勒入獄3個月后被釋放。消息來源是副總統(tǒng)切尼的助手劉易斯.利比。
在你的人生中,你為誰堅持過你的原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