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看到可愛的克老師,今天竟然穿了二十多年前剛開始來臺灣講課時買的襯衣。
他覺得今天是生命教練聯教育中心落戶長沙,有了屬于自己的教育中心,吳爸、曾媽在他們人生當中新的一個階段,覺得穿這個襯衫可以慶祝這個人生的新的階段。
在看著吳爸、曾媽從20年前在他們的人生中主要都在掙扎,受苦,他們非常的真誠,非常的努力,但是一直在抗爭
很多時候我們越努力的想去實現某個目標,很掙扎的去達到那個目標,其實會離他越來越遠。
我們會將快樂延遲,總是將快樂扔在未來,在過去大概25年時間發現他們越將一種安在、輕易地感覺帶回到他們的人生,他們的人生就越豐富,他們人生中的焦慮就越小,他們人生中就可以經驗到的順流更多。
對克老師而言,去看著他們人生當中不斷地在成長、蛻變,我看著我覺得真的很驚喜,他們越不努力的去想把事情搞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就越允許的事情自然美好的發生
如果說我能送給任何人一個禮物的話,我會把接受作為禮物送給她。
讓他能夠接受現在人生的樣子,當我們不去接受人生這個樣子的話,我們會覺得人生什么東西缺失了,什么東西少了一塊,我們就很容易看到匱乏,看不到自己的人生有多么的完美
現在的東西我們越多的跟他抗爭,我看到的受苦就越多,就越不滿意,所以這個工作坊真的跟“接受”有關。
《生命大智慧》這個工作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幫助人們不要受苦、不要掙扎,不要在人生當中有不必要的受苦和掙扎
克老師教的東西從來都不是如何賺錢,或者是怎么能夠把工作做得更漂亮。
克老師的焦點是什么呢?是因為我真的看見我們在受苦,在受著不必要的苦,而且有時候我們的掙扎也是不必要,如果說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可以更加的輕易的話,如果人生當中更多的有一種順流的話,那他的生命當中的體驗就可以更容易的來到我們這里,比如說豐盛,比如說知曉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的這種體驗,知道你自己是誰?
作為一個母親,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受苦,比要了他的命更痛苦。可是我們看著自己的孩子在受苦,我們真的什么也做不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自己的隧道里面走出來,讓孩子看見我們是怎么樣去面對痛苦,怎么樣從黑暗里面走出來,作為孩子的典范,是需要每天去面對挑戰,是很不容易的做到的。
孩子從來都不是聽我們怎么說,而是看我們是怎么做的,我們不只是去把自己的人生過好,而是讓孩子看見我們是在怎樣的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怎么樣面對生活中的痛苦?
當我們不再把孩子作為受害者,不是輕視這個人,不是看低這個人, 不是去研究孩子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你就有機會去看到生命中真正要給你的是一份什么樣的禮物,孩子只是將我們的父母的內心投射出來。
當有孩子的扮演者對這位母親說:媽媽,我覺得我很迷失,媽媽,我覺得我很無助,媽媽我覺得我很無價值,我們真正去靠近內心的那個孩子,去和這個迷失、無助、無價值擁抱在一起,去接受這個迷失、無助、無價值,內心的平和就升起來了,就不會再卡在怎么樣把孩子從隧道里面拿出來的困境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