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老師為了把一個課題講清楚,總會畫出各種各樣的思維導圖,有樹狀的、網(wǎng)狀的等等,由一個中心向四周發(fā)散,很快便成了一幅畫,老師告訴我們說:“這是一幅思維導圖!”
這是有的同學就問老師:“思維導圖有什么用呢?”
“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幫你確認自己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也就是一幅思維導圖有一個中心主題;二來是幫你理清思路,讓你圍繞著主題慢慢展開,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你所想到的東西羅列出來;對于第三點呢就是幫助你明確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之后,形成對應的行動方案!”
聽老師這樣一說,便覺得思維導圖是個神奇的東西,于是心懷好奇的我在紙上胡亂畫了一些,因為自寫的有點丑,不是很好看,因而大多數(shù)時候只是自娛自樂,畫好了給自己看看,如此而已。
后來隨著應用程序相關技術的發(fā)展,終于有了電腦版的思維導圖,我用過需要安裝PC端的X-Mind,還有網(wǎng)頁版的百度腦圖,甚至還報名學過思維導圖的微信課程。
就我個人而言,電腦端的主要問題在于,你需要時時刻刻打開電腦,可是我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不可能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電腦的,這樣一來,這一類工具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
說到手繪版的思維導圖,雖然在美觀性和理解的深度上有所增強,不過時效性太低,因為打造出那樣的一副思維導圖,你需要準備多種畫筆,需要更換顏色,需要配圖,想要分享出來,還關系到個人的拍照技術,最主要的一點是你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總而言之,藝術性強于時效性,而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
那時我就在想能否有這樣的一款思維導圖工具,管理你的大腦,繪制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同時滿足下面的三個條件:
1、手機端操作,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記錄;
2、操作簡單,方便編輯和分享;
3、手機儲存,同時可以分類整理;
“皇天不負有心人!”
三個月前,我打開手機應用市場,看到首頁推送了一個名叫“幕布”的工具,我很好奇為什么叫幕布呢?點開一看,令我喜出望外,原來是一款思維導圖工具,我迫不及待地下載下來,開始試用。
三分鐘后,我便喜歡上了它,坦白來講,它是我理想中的思維導圖工具,從此我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來管理和記錄自己的思路。
這大大加快了我思考問題的速度,比如當我讀完《瞬變》這本書之后,利用兩分鐘的時間,在幕布上做了下面的一副思維導圖,還就此寫了一篇文章。
還有一次,我在工作上需要主持一個會議,自己是沒有什么經(jīng)驗的,于是我以“如何主持好一個會議?”為核心主題,三分鐘時間內(nèi),做出了下面的一副思維導圖,讓我在整個會議主持的過程中思路清晰,而且取得超過自自己想象的效果。
最為重要的是我去參加一個講座,講座完之后,負責人對我說希望我可以對他們這次所舉辦的講座提一些建議,畢竟是第一次,他們的敬仰也不是很豐富。我于是在打車回去的路上用幕布做了一副思維導圖,然后用微信發(fā)給了剛才的那位朋友,他看完之后立即要求和我約飯,希望我可以做他們的顧問,我也借此機會積累了一批人脈,結識了我現(xiàn)在的女朋友。這說起來,真是一件奇妙而有趣的事情。
還有我最近寫文章效率大大提升,同樣得益于幕布幫我理清了思路和提綱!
我忽然想起這樣的一個故事,柏拉圖對他的學生說:人時一種兩條腿的,同時腿上沒有長毛的動物!
于是他的學生殺了一只雞,把腿上的拔光了,問柏拉圖這只雞也是人嗎?當然不是!
知道后來,對于人類也才有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具有思維能力,同時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動物。
你看,其中就有一條很關鍵——使用工具,和我們常講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總而言之,幕布是我使用過的一個很棒的思維導圖工具,過去或許是因為我的一點點私心,不舍得分享,但今天我真誠地把它介紹給你,我覺得這一點覺悟值得你為我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