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斗不負韶華
金風送爽,碩果累累;九州同慶,四海歡歌。10月16日上午10時,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二十大作報告,全程聆聽報告,讓我感受頗深。黨的二十大報告結尾部分,習近平總書記用一段話殷切寄語青年:“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生逢偉大時代、身肩偉大使命,面對新時代新征程的新任務新要求,廣大青年干部要主動就位,立志做有理想、有決心、敢擔當、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夯實理想信念的根基。船無司南,航海路上就會“迷路”;人無信念,人生路上就會“迷惘”。回顧黨的偉大歷史征程,無數黨員干部披荊斬棘,前赴后繼,秉持著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完成了一項項重大任務。五年間的光輝成就,無不是由全黨上下實干奮斗而成,無不浸透了廣大黨員干部辛勤的汗水。正如寧波守塔人葉家五代人,堅守燈塔過百年。他們深知燈塔的重要性,堅守燈塔成為葉家的使命,“人在燈亮”也是祖輩父輩留給他最深的記憶。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甘為祖國獻青春,在艱苦而重要的崗位流汗水、灑熱血,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詮釋了什么叫信念,什么叫忠誠,什么叫心中有黨,展示出了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和卓越風采,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廣大年輕干部要見賢思齊,細照這些閃閃發光的明鏡,自覺接受其精神滋養,篤定“強國復興有我”的信念,把自身成長進步的時段與民族復興的進程合二為一、同向同行,把滿腔報國之志轉化為實干行動。
錘煉艱苦奮斗的精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積累下來的文化沉淀,是成功的一大法則,任何成功的果實都是來源于艱苦奮斗的結果。若要成功,艱苦奮斗是一種必然。古代孟子就曾對這個概念進行了最好的詮釋,于是有了“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精辟詩句;毛澤東帶領中國共產黨統一新中國也是因為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才贏得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敬佩,讓人民與其站到一起,最后贏得人心,統一了全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再到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我國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廣大黨員干部事不避難、艱苦奮斗。新時代1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中共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的結果幸福。奮斗能讓一個村莊煥發新顏,而千千萬萬個村莊的改頭換面,共同描繪出我國發展的壯美畫卷。黨員干部在奮斗的道路上,要秉承前人規劃的藍圖,開拓后人沖刺的道路。
堅定攻堅克難的決心。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更要樹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遠大志向,認清形勢,把握大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遠眺前方路,面對紛繁的形勢我們當“不畏浮云遮望眼”,面對艱難險阻我們當“風雨不動安如山”,要有攻堅克難的決心,要“闖”出新天地,“跑”出加速度。黨員干部要堅定攻堅克難的決心,保持干事激情,發揚斗爭精神,在困難面前敢于攻堅,在矛盾面前敢于化解,在風險面前敢于上前;要緊扣重點任務,統籌各方力量,做到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分解,一件任務一件任務落實,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完成,努力交出令人民滿意的答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征途在星辰大海,激蕩于九州風雷。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百年大黨風華茂,千秋偉業鑄華章,我們將始終胸懷初心使命,砥礪奮斗,繼續乘坐承載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乘風破浪,駛向更光輝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