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三劍客之鐵觀音
烏龍茶中,最出名的就是鐵觀音,名氣比武夷巖茶,潮州單樅大。鐵觀音的產量是烏龍茶之中最大的,在全國的銷售網絡也是最全的。經營鐵觀音的茶商中,有幾家在全國范圍都算出名,包括香港上市的天福茗茶,許晴代言的八馬茶業,李冰冰代言的華祥苑,還有不少二線品牌,如日春,海堤茶葉等等,都是靠鐵觀音發家的,現在也開始涉及其他的茶葉品類了。它們采用的是連鎖經營的模式,主要依靠線下實體店實現銷售,建立品牌。
鐵觀音分為清香型和濃香型(傳統)。我們從小就開始喝的,都是濃香型鐵觀音。來深圳之前,沒有聽說過清香型鐵觀音。據說,清香型鐵觀音是在九十年代從臺灣引進過來的,講究清湯綠水,味淡香揚,發酵程度極輕,含水重,不焙火,喝起來象綠茶,茶湯比綠茶甜一點,香氣不比綠茶差。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鐵觀音的整體口感都太過淡,不是太喜歡。估計,清香型鐵觀音適合剛開始喝茶的茶客,清清淡淡的,不會帶來很大的刺激。由于講究“清湯綠水”,不法茶商就拿色素把茶葉染綠,一泡開,綠的晃眼,綠的不正常。不止如此,往茶葉中添加香精,鐵觀音毫無疑問是重災區,尤其是清香鐵觀音。為啥?1,你發酵程度不重,茶味就出不來,香氣不顯,茶葉味道就淡。(比如白茶);2,你又不用高溫進行焙火,茶葉香氣自然也出不來。(綠茶高溫殺青盡透,濃香型焙火重,兩者皆不同)。3,你使用的多數是粗枝大葉,不是細芽嫩葉,容易出苦澀味。因此,對于這種茶葉,毫無疑問,應該敬而遠之。
市面上的售賣的鐵觀音多數是清香型。原因呢,我認為是成本方面的原因。清香型的含水量太大了,同樣的重量,茶葉少了許多,茶味其實很淡。沖水泡茶,100毫升的注水量,清香型起碼要投10克以上;如果是濃香型, 8克茶葉就足夠了,喝起來口感已經相當飽滿。由于含水量高的緣故,清香型茶葉容易氧化變質,必須要放冰箱存放。不過,即使放冰箱,也不能放太長時間,最好1年內喝完。上次看到一則新聞,有不法商人就專門回收過期變質茶,弄到工廠重新焙火,然后包裝成濃香型鐵觀音,再回流到市場進行銷售,據調查,多數流向中小食肆,各式餐廳酒樓。所以,在外面就餐時,還是自己攜帶茶葉較為安全。說起來,好像清香型鐵觀音一無是處,其實不然。也有好茶,好茶喝起來鮮爽無比,香揚水柔,清甜可口。
濃香型呢?也就是傳統烏龍茶的做法,和潮州單樅差不多。味道嗎?講究回甘。甜度要比單樅好一些,香氣較單樅,大紅袍等柔弱,但是綿長,用美女來形容的話,是小家碧玉型,不驚艷,但是耐看,算的上優雅。澀味是判斷茶葉等級的指標之一,檔次低的鐵觀音喝起來,感覺澀味明顯,偶爾還有苦味。茶湯方面,輕柔為主;茶氣方面,相對弱小。濃香型的比清香型的耐泡一點,不過通常也就耐5-7泡,之后就水味明顯了。如果能泡到7泡不顯水味的話,算是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