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醫院三部曲,檢查了2次,終于到了要對癥下藥的時候了。
看了看檢查我的三個問題,結石只能寫放一邊,上次就問過結石只能變大幾乎不能變小,那也只能暫時不管它了;胃炎跟幽門螺旋桿菌應該首先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這個是病菌,要先消滅。
分析完畢后,約醫生的時候就有的放矢,直接找了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最厲害的醫生。
這個醫生網上風評很好,現實也是很有耐心。對我的報告每一項都做了解釋。提到膽囊結石說雖然現在沒有膽囊炎,但是從檢查結果來看,毛避粗糙,這些也是炎癥的前期癥狀,最后隨著結石的長大,只能選擇切除膽囊。我很擔心的問【論吃貨的自我修養】:醫生,以后我少了一個儲存膽汁的器官,以后是不是就不怎么能吃肉了呀?沒有肉我活不了啊! 醫生哈哈大笑,說:你當然能吃肉啊,除了膽囊,還有肝呀,肝也是可以儲存膽汁的。【兒子又出場了,媽媽你不知道啊,肝可以分泌膽汁,還可以造血,對人體可重要了。肝又被稱作沉默的器官,因為平時肝又毛病的時候比較難發覺,等發覺的時候再去醫院,往往都為時已晚,所以老年人要多體檢肝功能哦】
回到本次就醫主題,醫生說首先要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胃炎就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連續吃藥7天,停藥一個月后復查,吃藥期間嚴禁喝酒,醫生強調了幾次,可能是我吃貨的本質讓他覺得有必要多次提醒。
做完皮試,拿完藥,拍了一張處方的照片【這張照片出現的頻次之高,讓我懷疑沒有它,我吃錯藥的頻次會再高一倍】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藥只有4種,但是吃藥的排列組合卻讓我頭暈腦脹。藥的名字N長,很難記住,另外吃法復雜,各有不同。
一種是早餐前半小時吃,所以我一起來就吃藥,然后數著時間吃早餐;有兩種是吃完早餐后半小時吃,這個點正是我準備上車的時候,第一天我甚至端了個一次性水杯去了公交站,卡著點吃;還有一種是午餐后,晚睡前吃,午餐后吃的肯定不忘,我將藥放在辦公桌前,吃完午餐就調;前面早餐半小時前后吃的同時還要晚餐前后半小時,饑腸轆轆回到家中趕緊吃藥,眼睜睜看著家人吃飯,我等半小時到了再開動;吃完晚飯,往沙發上一躺,早忘了要吃藥的事了。更有甚者,將餐前吃的藥看成了餐后。
今天是第四天吃藥,我已經吃錯了好幾次,每每想起,我就擔心得不得了,就我這吃法,還能正常殺死病菌嗎?
這份擔心又得伴隨我一個月+了!祈禱給我一點好運氣吧,我受夠了胃不舒服的難受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