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詩可以是單戀的情書,比如杜甫,《春日憶李白》,《天末懷李白》;詩可以是朋友圈攝影大賽的配文,比如王維《過香積寺》?;更可以是靈魂的cosplay,比如王昌齡的《閨怨》,所以給詩分類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兒,畢竟“詩言志”,詩人想到哪里就可以寫到哪里。李商隱寫過一首如廁詩,千百年來讓人爭執不休,就是有人不愿意相信他單純的寫了一首屎尿屁之歌。當然,按題材給詩歌做粗略的分類還是可以的。
? ?思鄉懷人詩:思念是文學永恒的主題,古代文人因為求學求官等漂泊在外,不免有一些相關之思了,而人有悲歡離合,跟親戚朋友分割兩地更是常見,在交通與通訊不發達的古代,詩人只好卯足了勁寫詩,看誰能把孤獨和思念這種很玄的東西寫的額銘心刻骨。
? ?送別詩:古代文人送別的時候有寫詩的習慣,不寫就不是朋友,送別詩的第一要義就是表達不舍,具體到每一首詩那花樣就非常多了,可以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也可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可以是擔心友人的遭遇,"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甚至可以夾帶私活,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所以,讀書的時候思路一定要開放,跟著詩人的感覺走。
? 山水田園詩:古人愛旅游,游山玩水農家樂于是就有了山水田園詩,寫寫湖光山色,寫寫田園牧歌,走的那都是小清新的路線。業界大手有陶淵明,王維,和孟浩然等。而小清新的背后呢往往有著大情懷,什么厭棄世俗啊,寄情山水啊,跟梭羅跑去瓦爾登湖畔是一個思路。
? ?閨怨詩:閨怨是寫女子的怨情,有的是寫男子的負心,但更多的是寫愛人的離別。古代女子的活動半徑很小,丈夫出門求學求官或者戍守邊關后,女子只能獨自等待啊,怨婦的形象一般都是盼著愛人歸來,終日無心打扮,甚至無法入眠。
? 邊塞詩:邊塞是在盛唐時期熱門的題材,簡單粗暴的概括一下邊塞詩的常見主旨吧,一,寶寶心里苦啊,天寒地凍。二,想家,想家,還是想家。三,壯志凌云建功立業。四,批判當局,反對戰爭。五,其實邊塞風光也是蠻好的嘛。
?詠史懷古詩:詠史詩和懷古詩之間的界限有一些模糊,所以常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一半認為,懷古詩是在游覽古跡時被激發的思古幽情,主題大多是感慨昔盛今衰和人事滄桑。詠史詩則是發表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看法,不需要親臨古跡,用知乎體來說,詠史詩是在回答“如何看待項羽自刎”“如何看待隋煬帝亡國”等問題,而詩人在詠史的時候大多都會借古諷今。
? 詠物詩:詠物詩就是吟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花草草小動物,等一切你能想到想不到的事物。詩人常在詠物詩中“以物自況”,“托物言志”,也就是說在歌詠對象中注入自己的形象,表達情感寄托。而每一個人的境遇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就不同。所以即使是吟詠同一個事物,詩的寄托也可以大有不同。比如蟬在李商隱的眼中就是慘到吃不飽而在虞世南的眼中則是聲名遠播。
?以上為不完全分類,詩的世界非常遼闊非常有意思。你是不是感覺到不是那么深奧難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