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 行書營《關鍵對話》20170208
本書是由4位不同行業的作者集各家所長合力打造的一本實用的涵蓋溝通技巧和方法的書籍,凱瑞·派特森(Kerry Patterson)著有多部獲獎培訓作品,曾負責過多個長期行為變化調查研究項目。約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是一位知名主題演講師,也是在企業變革研究領域從業20多年的資深顧問。羅恩·麥克米蘭(Ron McMillan)是一位廣受好評的演講師兼企業咨詢顧問。艾爾 史威茨勒(Al Switzler)是一位著名咨詢顧問兼演講師,主要從事培訓和管理指導工作。
文章對“關鍵對話”的定義做了解析:是指雙方對事情有分歧、事關重大、雙方情緒激動的情境下所進行的對話。同時給出了解決問題的“術”也就是方法---四問法:1、這次對話我希望達成的目標是什么;2、這次對話我希望為對方達成的目標是什么;3、這次對話之后我希望為我們兩的關系達成什么目標;4、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我應該怎么做。
讀完文章不禁想起公司兩位奇葩的同事,這兩位同事一直都不對盤,雖然她們之間的溝通不是每次都事關重大,但是環節中流程不暢的話,后續也無法順利進行下去,任何一件哪怕再微小的事情只要牽扯到這2位,那就只會越來越復雜。倆人都是強勢的人,都不肯先讓步,而且都認為錯在對方,自己是正確的,可以發幾十封郵件互掐,有時一封郵件只有幾個字,但是抄送所有相關的不堪其擾的其他同事。作為旁觀者,個人認為很多話是沒有必要再說的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逞口舌之快,只會帶來額外的不必要的困擾和麻煩。大家都是同事,都是為了完成工作才會去做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就事論事僅此而已。情緒化的隨心所欲,帶來的只有正常工作外的附加的麻煩和煩不勝煩。如果這兩位每次溝通前可以采用文中提到的四問法,給予對方必要的尊重和耐心,那么公司將會是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文中提到的2姐妹爭廁所的事件在我家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爭餐具,爭用餐的位置,爭遙控器,爭誰先洗澡。。。。。。我之前的處理方式就是讓他們兩個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輸贏,但是因為姐姐大五歲,每次都是低低輸,所以弟弟就每次都哭,再后來就采用輪流的方式來解決,只是有時候有效果,有時候沒有效果,沒效果時就讓兩人自行去溝通交流找到解決方案,孩子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不同,打完了一會就和好不存在記仇的情況,作為媽媽要做的是在無法達成一致時出面調解。
成功的經理人都是善于溝通的高手,講話的方式和語氣語調都會影響到聽的人的感受和接受程度,所以對話高手講話都會讓人有溫暖如春和煦如風的感覺,愿意聽TA講話也愿意跟這樣的人溝通合作,對話高手每次的四問都保證了TA的目標可以順利達成,任務圓滿完成。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三思而后語,三思而后行。讓語言的魅力貫穿我們的生活左右,努力成為一個讓人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