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都在熱議“韓寒18分鐘跑完5公里”,網友除了感嘆韓寒真是“業余大神”、“跑的真快”外,紛紛表示羨慕韓寒的自律與刻苦。2019年,和沈騰一起宣傳電影《飛馳人生》時,韓寒還一度被調侃胖成了中年油膩大叔,沒想到一年后,他已經瘦成了青年時的樣子。
對此韓寒今日發布長文回應,講述自己從放棄長跑開始賽車到去年重拾長跑的心路歷程。他說:“人類力量和意志的本身,才是一切的源頭。”
年近40的男人,許多人早已大腹便便,而韓寒不僅沒有贅肉,還擁有六塊腹肌。
讓人不得不感慨:
哲學家康德說過“自律給我自由”,自律,是所有優秀者必備的習慣,是每個人走向幸福的必備途徑。想要過上“你想要的人生”,你必須深度了解自律的本質,掌握自律的能力。
1.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
美國斯坦福教授Mischel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測試“兒童對即時誘惑的忍耐力”。實驗中,一群孩子被告知:“你可以現在把糖吃了,也可以等1分鐘后再吃,但那時候你會得到兩個棉花糖。”
結果只有1/3的孩子可以忍住沒吃糖,而這些能夠自律的孩子,長大后人際關系和學習成績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2.自律非天生,可后天學習獲得
但自律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靠后天習得的。
也就是說,只要你想,你也可以獲得自律的能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說,跑步在他的創作生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每天堅持跑步一小時,至今已經堅持了38年。但村上村樹并非從小喜歡跑步,他從33歲才開始跑步,刻意練習了跑步,把跑步變成自己的習慣。
他之所以開始跑步,是因為他發現自己每天需要高強度的腦力工作,一坐便是一整天,一天下來要吸掉60多支煙。為了改變自己不健康的作息方式,他開始刻意練習跑步,而且一跑就是38年。
3.找對方法,人人能自律
自律,就是重復地堅持做正確的事。
但人非機器,怎樣才能養成自律習慣?
自律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在科學上被稱為“意志力”。為此,Mischel教授做了一系列后續研究,發現想要在一件事上獲得成功,僅僅靠意志力強大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有策略的進行自我管理和刻意練習。下面就跟隨科西嘉雄獅一起來看看,想要提高意志力,變得自律,你需要要做哪3件事?
1)制定合理目標
很多人在年初、月初、周初設立目標,但是堅持沒幾天就放棄了,原因就在于目標設置得太多了。
意志力是有限的,就像肌肉一樣,用得多了就會消耗殆盡。所以不能設置太多目標,著名暢銷書《意志力》中提出每周目標應該少于3個。
2)做好精力管理,安排一天的工作
早晨是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所以你應該把最重要的事安排在早上;晚上是另一個精力的高峰時刻,可以將次要點的事安排在晚上;而下午往往是精力最差的時候,盡量安排一些重復性、瑣碎的工作。
研究發現,上午10:30以前做完最重要的三件事是最簡單、高效的自我管理技巧。
3)學會記錄時間、做好自我檢視
知道自己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里了,可以有效提高自律。你可以用寫日記的方式,每天晚上都復盤一下,你這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里了?時間統計法沒有增加時間,但是增加了時間的質量!
另外,有實驗發現,在你用功的地方,比如書桌上,辦公桌前,放一面鏡子,也可以有效提高意志力。當你看到鏡子里的自己時,就會精神振奮起來。
結束語
自律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叫意志力。
意志力不是心理機制,而是一種生理機制。只要你想,你也可以提高意志力,成為一個自律的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更容易觸達幸福的人。
親愛的小伙伴們,你們能否做到自律?又有哪些提高意志力的方法呢?歡迎留言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