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里的酒席一般都是請許多人幫忙在自家煮飯吃,幫忙的人包括一個主廚,給主廚打下手的人,負責煮飯燒開水的人,端掌盤的男子勞動力,總共大約20個。另外包括一個負責找煙類似于接待的人,負責收禮寫禮簿的人,寫禮簿的人一般是家族或村子里比較有名望有知識的長輩,收禮的又叫管錢的,多半是家里信得過的親戚負責,交給旁人也是不放心的。
我們這邊的酒席主要是兩天,幫忙的人在第一天就要來到主人家負責處理肉類和一些復雜的菜 。酥肉,魚,坨子肉這一類的菜都要在這一天簡單炸好,第二天回鍋就好了,另外要煮許多下午吃的菜,因為下午是有客要來的,遠方的親戚,近處的鄰居一般都是第一天起客就要來吃一頓,第二天中午正席的時候再來,順帶送禮。禮金依客人和主人家的關系親疏而定,多少不等。
吃酒是農村人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熱鬧,更重要的是聯絡感情,看誰家人緣好,有面子。然而現在許多人辦酒純粹是為了收禮金,送出去那么多不找個名頭辦酒豈不虧大了。所以現在的酒席五花八門,孩子滿月要辦滿月酒,考上大學要辦學酒,當兵的要辦兵酒,結婚要辦喜酒,過生日有生日宴,立碑有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