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年開始,每年的春季和冬季臉上的痘痘就會長個不停,每次治療周期3-4周。每周去醫院拿藥,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療,好轉之后就不再去了。每次復發的時候特別煩惱,尤其是從去年10月開始,去醫院治療了近一個月,被單位外派出差,不能及時去醫院拿藥,加上連續熬夜加班,飲食也不規律,終于在一次通宵加班之后,痘痘大規模地爆發,試了很多種辦法,換了一家醫院,去美容院定期做護理,買了很多減輕癥狀的護膚品,似乎都沒有起太大作用。其實我知道,一直沒有好轉的原因并不是治療方式不對,更多的是自己內在的原因。
每天睡的太晚,總覺得自己有好多事情沒有完成,晚上不想入睡。飲食沒有節制,油膩辛辣不忌口,還很喜歡蛋糕甜點。最忌諱的,就是情緒不穩定,總是被負面情緒控制。一遍遍地回想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易怒和發脾氣,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很可怕的人。曾經的一位大夫在號脈之后說:如果你依然這樣控制不住情緒,身體會因為內耗而越來越虛弱,不僅臉上的痘痘治不好,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會垮掉。可即使這樣,我依然無法控制。
曾經有一度,情緒差到極點,每天都會哭,少則一次,多則三次。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一點點不順心的小事就能成為導火索,就像把自己關進了一個迷宮,怎么兜兜轉轉都走不出去,只好躲在角落哭泣。過后想起來也覺得奇怪,其實并沒有什么事,怎么就走入了如此境地?
記得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中,說到過: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個世上,真正能夠傷害到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
在還沒有看到好轉的跡象前,我依然堅持。每周六早起去醫院排隊拿藥和治療,任何等待也不急不躁,每天按時吃藥和敷面膜,即使心情不佳也讓自己早早上床睡覺。每隔幾天拍張照片,記錄當下的皮膚狀況。葷腥、海鮮、辛辣、甜膩通通都戒掉,偶爾會特別饞,但想想自己的皮膚,還是努力克制。這一次,不再像以前那樣,給自己預留足夠的時間,一直到徹底恢復為止。每天發現生活中值得記錄的事物,拍下照片,記錄此刻。早起之后做晨間思,勸慰自己,鼓勵自己。
昨天是今年春天第四次去醫院,心態慢慢變得平和。回想最近幾個月來情緒的變化,似乎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面對自己親近的人,無端地發脾氣和任性,在盛怒之下說出的話,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指人心。而我卻不自知,只沉浸在情緒中,認為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
這世上沒有那么多非彼即此,沒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沒有那么多道德標準。幸與不幸,勇敢與懦弱,無私與貪婪,善良與邪惡,宏大與卑微,每個人身上都有。若能看清自己,起碼有自知之明。這才是自己的全貌,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完美,摒棄不掉,那就接受它們,與它們和平相處。
有一天夜里,夢見自己死了。死了之后并不覺得悲傷,似乎他人還未察覺。只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輕飄飄的透明影子,行動不受任何限制。后來,我回到了家,去看望爸爸媽媽,看著他們的日常生活,雖看不到我,但能見到他們已是非常滿足。又去見了很久沒見到的朋友們,正在為自己這樣自由而無掛礙感到高興。卻怎么也找不到一位想見的友人。夢醒之后,我開始反思,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如果那些重要的人和事,不能如我所愿,我又該怎么辦?
或許這就是生命。我們內心的疑惑與顧慮,有些有解,有些無解。有時,不必完全治愈,也能安度余生。有時,不必求強求遠,也可以擁有圓滿。有時,不必徹底釋懷,也可以重新開始。有時,不必顧盼回首,也可以銘記深情。
我開始試著與自己和解,時間會撫平曾經的那些傷痕。當壞情緒如洪水猛獸般來襲時,我可以選擇默默地與它們共處,情緒會來,自然也會走。即使一切作如是觀,我依然會愛一切因緣際會,依然愛大多數瞬間以及人和事。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