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憑什么艷壓群芳。薛寶釵是副省級大官,來過云南雞足山、貴州鎮(zhèn)遠,并寫下《鎮(zhèn)遠諸洞記》,代表作是清朝禁書。
薛寶釵
薛寶釵,人物原型是謝肇淛。
謝肇淛(1567 -1624),字在杭,福建福州長樂人,謝眺后人。隆慶丁卯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錢塘,號武林、小草齋主人,晚號山水勞人,明代博物學家、詩人。其詩清朗圓潤,為當時閩派作家代表。明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入仕后,歷游川、陜、兩湖、兩廣、江、浙、云、貴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詠,雄邁蒼涼,寫實抒情,博學能詩文。曾與徐興公重刻淳熙《三山志》。著作眾多,有《五雜組》,《太姥山志》、《北河紀》。歷任湖州、東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員外郎,曾上疏指責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財,受到神宗嘉獎。天啟元年(1621)任廣西按察使,官至廣西右布政使。病死于任上。后代著名的有清代學者、文學家謝章鋌。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謝肈淛,字在杭。長樂人。萬歷壬辰進士,除湖州推官,量移東昌,遷南京刑、兵二部,轉(zhuǎn)工部郎中,管河張秋。作《北河記略》,載河流源委及歷代治河利病,談河工者考焉。升云南參政,歷廣西按察使,至右布政。
《崇禎長樂縣志》:謝肇淛,字在杭,號武林,江田人。父汝韶,司敎錢塘。置側(cè)室,生公,故名與字以志所出也。公生而奇颕,覽輒成誦。九歲能屬文,題蘇武牧羊圖日:“上林飛雁來何晚,空牧羝羊十九年。”遠近傳誦之。壬辰成進士,為司理,擢南司馬。屬交海內(nèi)名士,古文詩歌傳布江左。轉(zhuǎn)司職方,以艱歸。起補北屯司,筦庫無私。值大旱,上疏陳冗費諸獘,幾萬言。出督北河,福藩之國,青雀黃龍之舸千二百,不嘩。歷官至粵西方岳,時値安氏亂黔,粵廩廩鄰震。公置官增戍,繕械益兵,粵人以安。其散遣募兵,不為粵擾,粵人尤德之。增鹽引,急宗祿,抑土司,服徭徸,鑄錢征商,抵派加餉,俱石畫也。公詩二十卷,文三十卷,雜著日《吳與支乘》、《居東日纂》、《北河紀》、《滇畧》、《百越風土記》、《粵藩末議》,皆宦跡所時歷也。日《鼓山志》、《支提太姥志》、《方廣巖志》、《長溪瑣語》、《史考》《史測》、《史觹》、《禮考》、《詩話》、《??余》、《五雜組》、《文海披沙》,家食時所搜討也。有《碎金集》,網(wǎng)羅類萃,尤閎博,未獲整齊,藏而未行。夏子曰:“世言文人寡實效,公起海隅,與海內(nèi)能文家屠緯真、李本寕、袁石公諸公相頡頏,不少屈。公可謂豪于文矣。歷仕殊允,行事無可疵也。何言文能累政?馀以吏故,遂闕于文,豈政又足累文歟?才盈則溢,匱則詘,無相累也,相資則深。”
藏書家
謝肇淛酷嗜藏書,收集宋人文集頗富,秘本較多,貯于「小草齋」中,藏書名耀于東南,與徐興公、曹學佺稱福建藏書「鼎足三家」。曾有家藏數(shù)目為《小草齋書目》,今已不詳。筆記《五雜組》、多記掌故風物。對宋版圖書的版本有獨到研究,稱:「書所以貴宋版者,不惟點畫無訛,宜亦且箋刻精好,若法帖然。凡宋刻有肥瘦二種,肥者學顏,瘦者學歐。行款疏密,任意不一,而字勢皆生動」。在京為官時,無事即到內(nèi)府抄閱古籍收藏。家藏抄本頗多,親手抄寫有宋楊大年《武夷新集》、宋陳襄《古靈集》、《金瓶梅》、《沈下賢集》、《王黃州小畜集》、《竹友集》、《稼軒長短句》、《后村大全集》、《北磵集》、《論語意原》、《寓簡》等,藏書印有「小草齋抄本」、「晉江謝氏珍藏圖書」等。編撰有《晉安藝文志》、《滇略》等。
著作眾多
謝肇淛一生勤于著述,寫作大量筆記小品,是明末著名學者。所著《五雜俎》16卷,多記掌故風物,為明代一部有影響的博物學著作。另著有《麈史》4卷,《麈余》4卷,《續(xù)麈余》1卷,《居東雜纂》4卷,《文海披沙》8卷,《百粵風土記》1卷,《粵藩末議》2卷,《北河紀略》8卷,《北河紀余》4卷,《謝在杭文集》28卷,《詩集》30卷,《續(xù)集》2卷,《今用禮考》10卷,《吳興支乘》1卷,《史測》2卷,《史考》7卷,《史觿》17卷,《筆觿》10卷,《滇略》10卷,《泊堂臺墨》12卷,《長溪瑣語》1卷,《小草齋詩話》4卷,《小草齋集》30卷,《小草齋續(xù)集》3卷,《方廣巖志》4卷,《晉安藝文志》3卷,《太姥山志》3卷,《鼓山志》12卷,《支提山志》7卷,《萬歷永福縣志》5卷,《八閩鹺政志》16卷,《四部叢談》、《郡國考》、《紅云續(xù)約》等數(shù)十種。謝肇淛在廣西任上,還校刻《二曹詩》行世。
用功于雜著
徐興公寫信給謝肇淛,勸他多寫雜著。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謝在杭工部:張秋冷局,正宜著書,以垂千秋。然雜著易行,文集當俟他日。楊用修之所以擅名博洽者,皆以雜著故也。
謝肇淛《小草齋集》寄徐興公:來書所謂「雜著易行,詩文可緩」,誠哉格言,敬當佩服,奉以終身矣。
謝肇淛寫了眾多雜著,其中代表作是《五雜組》、《文海披沙》。
《五雜組》在清乾隆年間、文字獄最盛之時被列為禁書,全國收繳并「全毀」,其主要原因是言辭大膽觸到了清統(tǒng)治者的痛處:其一,關(guān)于「夷夏」的議論。謝肇淛學貫古今,有著很清醒的頭腦,對歷史和時局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在明朝尚且強盛的時候,就看到了邊疆最大的隱患——正悄然發(fā)展起來的「蠻夷之族」女真。不但如此,謝肇淛早在萬歷年間就已提出了制服夷狄的策略,就是「以夷攻夷」離間他們,防止他們聯(lián)合。
《文海披沙》,有很多兒童不宜的奇聞軼事。
薛家外援
《石頭記》薛家,是明末福州許豸家,許豸家人不夠,徐興公引入了外援謝肇淛,寫作薛寶釵。
徐興公《中奉大夫廣西左布政使武林謝公行狀》:君豐頤廣額,坦衷廓度,與物無忤。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曹能始:生平心地極好,盡淹博可師,但于睦族、結(jié)客、布施,行好事,錙銖未能割舍。故備述其?,而此三件事,未敢曲筆也。
薛寶釵名字,以及冷香丸,出自徐興公哥哥徐熥《幔亭集》張叔麟別駕招集鐘山客舍席上聽伎共限冷香二字:燭淚半灰金剪冷,花魂初散寶釵香。二句詩有寶釵、冷香。
《石頭記》沁芳亭。謝肇淛家有積芳亭,徐興公等人多次在此聚會,品荔枝,賦詩。
謝、薛,讀音相近。薛,福州話讀音xia,略等于“蝦”。謝,福州話讀音xiaa,略等于“蝦啊”。
薛寶釵、謝肇淛外貌相近。薛寶釵、謝肇淛都是胖子。謝肇淛“豐頤廣額”,體胖,夏天難過。謝肇淛《小草齋集》寄徐興公:“性不耐暑,每歲入伏瘡瘍遍體,四支糜潰,膿血狼籍,直至秋末冬初方獲脫痂,巾舄韡履,九夏一切不御。”
年齡差距相同。薛寶釵比賈寶玉大三歲左右。謝肇淛比徐興公大三歲。
薛寶釵、謝肇淛都去過真州。薛家人去過真州。謝肇淛作過真州推官。
薛寶釵進京候選。萬歷三十八年庚戌(1610),謝肇瀏進京候補。
薛寶釵性格穩(wěn)重,語言圓滑,善于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是職場高手。謝肇淛“坦衷廓度,與物無忤”,官至廣西按察使,右布政,相當于現(xiàn)在副省級高官。
《石頭記》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到櫳翠庵喝茶,是糅合了兩件事情。一次是萬歷四十六年戊午(1618),徐興公、謝肇淛到江西拜訪妙玉原型朱謀?。林黛玉沒有去。一次是徐興公、林寵、高景倩到福州雪峰寺扆翠寮喝茶,接待者是定林上人。薛寶釵沒有去。
《石頭記》中薛寶釵點戲,點了一出《西游記》。謝肇淛、徐興公最早收藏《西游記》。徐興公有可能是《西游記》作者,謝肇淛有可能對徐興公寫作《西游記》提供過幫助啟發(fā)。
林黛玉說,曾經(jīng)誤解薛寶釵藏奸,結(jié)果竟然是個好人。
謝肇淛的確為了自己的利益,做過壞事,就是謝肇淛為了把自己的妹妹嫁給賈薔,破壞了賈薔、齡官的愛情。齡官,即是脂硯齋。這個故事在齡官、脂硯齋一文中細說。
性格吝嗇
謝肇淛性格吝嗇。薛寶釵作風也是惠而不費。謝肇淛“于睦族、結(jié)客、布施,行好事,錙銖未能割舍。”
一次,陳介夫前往姑蘇,徐熥號稱窮孟嘗,略施小計,迫使謝肇淛資助了陳介夫。
郭柏蒼《竹間十日話》:謝在杭性吝嗇。陳介夫往姑蘇,告行于徐惟和。和作詩箑贈之,兼柬在杭。囑云:「若告歸日,行囊蕭瑟,取吾箑令見之。」詩云:「離筵酒盡即他鄉(xiāng),豈為分攜始斷腸。失路客身輕似葉,倚門親鬢白于霜。歸裝不望中人產(chǎn),內(nèi)顧先營百日糧,未必綈袍能解贈,秋風先囑寄衣裳。」及往,果如言。在杭挈而觀之,曰:「惟和廋我,我適有不及矣!」留伯孺數(shù)時,厚禮而歸之。
另外一次,經(jīng)過徐熥說服,謝肇淛出資刻印了福州詩人陳惟秦的詩集。
小說理論家
謝肇淛是小說理論家,著有文言小說集《塵余》。謝肇淛作有《金瓶梅跋》,被懷疑是《金瓶梅》修訂者。徐興公是《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徐興公著《金瓶梅》,參考了謝肇淛的小說理論。謝肇淛在《金瓶梅》早期傳播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
謝肇淛和徐興公所作《石頭記》、《金瓶梅》、“三言”、疑似所作《西游記》都有關(guān)系。
謝肇淛《小草齋集》書吳元化指甲事,是晴雯故事原型。
《石頭記》風月寶鑒,既指徐興公所作,其弟棠村即徐熛作序的《金瓶梅》,又有實物來源、
風月寶鑒,實物來源于謝肇淛和徐熥在彭城街市上看到的一面奇特的鏡子。此事發(fā)生于萬歷十六年戊子(1588)。
謝肇淛《五雜組》卷十二·物部四:余戊子歲在彭城,見賣鏡者,其面如常,其背,照之則人影俱倒,斯亦異矣。
謝肇淛《文海披沙》卷八「鏡」條:戊子冬,余與徐唯和孝廉計偕之彭城,逢市上鬻一鏡,面照如常,背照人影,倒見頤亥頁向上,當時傳觀驚駭,亦未買之。
謝肇淛死后,徐興公編輯刻印了《小草齋集》,其中收入了《金瓶梅跋》。
終生好友
謝肇淛、曹學佺、徐興公是明末福州詩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家。
謝肇淛、曹學佺、徐興公三人,既是朋友也是親戚。
徐興公是謝肈淛舅父,謝肇淛是徐興公外甥。但是年齡謝肇淛大徐興公四歲。二人并沒有血緣關(guān)系。徐興公母陳氏生女徐淑,嫁謝肇淛父謝汝韶。謝汝韶妻高氏,妾徐淑、趙氏。趙氏生謝肈淛。
謝肇淛有三女,謝琰、謝琬、謝瓏。謝琰嫁曹學佺長子曹孟嘉。
謝肇淛在云南為官,徐興公曾經(jīng)啟程前往依附。走到半路,接到謝肇淛來信說,云南貴州瘟疫流行,徐興公無奈返回福州。
謝肇淛《小草齋集》贈徐興公五十韻,是兩人少年時初次見面所作,描繪了少年時候的徐興公。
謝肇淛《小草齋集》贈徐興公五十韻:徐郞年尚少,聲價起南陲。為有楊云賦,兼之潘令姿。玄言時輩屈,高誼古人知。俠氣翩翩甚,文章字字奇。對談時不飯,聽語幾忘炊。閉戶看周易,招魂讀楚詞。青云閑睥睨,白雪任敲推。坐上朝霞舉,風前玉樹吹。禮踈真我輩,性僻是吾師。長嘯傳林谷,忘機友鹿麋。九仙招隱葉,冠時托竹皮。浩歌常擊缽,得句自吹箎。觸手書千卷,消愁酒一巵。客來貧不厭,馬至醉能騎。懶病看人慣,清狂任俗嗤。只緣才不偶,是以數(shù)長奇。有約攀叢桂,何人念蒺藜。看毛應(yīng)識鳳,曳尾已成龜。采藥鰲峰上,垂綸岊水涯。長卿方病渴,謝傅共襟期。丘壑安從置,風流固所思。齋頭慚小草,園里茹靈芝。知己懷無剌,驚人袖有詩。形看元不穢,情甚故應(yīng)癡。竹徑披云處,花陰待月時。及門頻下榻,賭墅共圍棋。大白浮桑落,輕紅進荔枝。雨過蔬甲穩(wěn),木落鳥巢危。細草侵涼簟,狂風墮接籬。把杯交爾汝,燒燭聽吾伊。瓦鼎烹山茗,荷盤薦露葵。歌聲高骯臟,書法濕淋漓。翫世誰青眼,登壇是白眉。忘形還自笑,相樂又成悲。駿骨千金棄,狐裘五月披。女方嗟落魄,吾亦嘆淹遲。璞向王門獻,衣從帝里緇。朝廷思狥監(jiān),湖海任鴟夷。南郭長欺魄,東方不耐饑。沙丘迷牝牡,豐獄失雄雌。季子金都盡,馮生鋏向誰。風塵頻偃蹇,歲序遂差池。莫恃心如錦,只愁鬢似絲。楚弓長已矣,齊瑟竟何之。天地傷多事,山林且自怡。亦知甘伏櫪,豈敢憚為犧。談已過三語,歌堪托五噫。有憂揮涕淚,無計起瘡痍。愿得辭塵網(wǎng),從君入九疑。
謝肇淛《小草齋集》后五子篇-徐山人興公:元方既圽沒,風雅將式微。逐鹿非不眾,意興多衰違。仲氏琮璜器,早秀揚芬菲。討論窮丘索,吐詞逾清輝。才崇道日廣,無翼名雄飛。獨念平生契,氣息相因依。杖履每共命,探奇旬忘歸。六合肆遐矚,靈爽動依稀。浮云掩列宿,皓魄昏夕霏。斯文當不墜,珍重黃金徽。
謝肇淛《小草齋集》山齋小集:徐二消瘦如稿木,文章落筆走蛟螭。
林楓《榕城考古略》:洎臺,在朱紫坊。明長史謝汝韶別館,子方伯肇淛世居。今久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