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讀完花了我兩個星期的時間,說起來讀這本書的緣由其實是因為參加了趁早的百日作戰的活動,第一次的百日作戰我加入了寫作群,于是拾起了每天記日記的習慣,這一次我加入了兩個,一個是練字一百天,另一個就是這個“百日成為更好的父母”。所以《正面管教》就是我們兩周的閱讀學習任務。
看完我真的覺得是不錯的育兒書,值得在以后反復推敲學習。我覺得我們這一代因為環境社會的變化,所以都會去有意識的學習如何去做父母,而這本書的主旨也正是在教大家如何不懲罰不嬌縱的有效管教孩子。雖然我的女兒還小,但是我覺得我通過閱讀學習,還真的學到了很多。而且我覺得不僅如此,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是更加深刻認識了自己,自己的心態也在得到調整。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技能。
我特別喜歡作者在引言里的一句話“關鍵是大人要首先改變自己”。往往大人總是喜歡對自己的孩子的行為產生喋喋不休的抱怨,但是其實大人從來不會認識到很多孩子的不良行為其實都是大人“建立”起來的。所以在教育孩子而言,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觀察自己的行為,首先改變的就是自己。因為你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有的時候就是在你無言的行為中被你影響了。所以我們首先當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時候不要急著去抱怨孩子,而是要去想想這個不良行為背后的狀態是什么,是不是真的是“不良行為”,不要總是被表面的行為所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因為有些在你看起來表面是不良行為的行為說不定其實并不是不良行為。這就讓我我想到了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短片,有一群小孩,放學了,他們出來的很晚,當他們出來的時候身上全是泥巴,特別的臟,家長看到了問都沒問就責怪自己的孩子,以為孩子又調皮搗蛋了,其實當他們在學校的電視機上看到真實的一幕時,才發現孩子們是做了好事——一位學校搞綠化的爺爺在推車的時候,因為路泥濘,推車里的花都翻出來了,于是這些孩子都去幫助了這個爺爺,這也就導致了他們身上就特別的臟。家長們看過都哭了,也都親了親自己的孩子,這個時候才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棒。反而是自己錯怪了孩子……
正面管教的根本是要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這一點我比較喜歡作者提到的“積極的暫停”。有的時候往往是會和孩子產生矛盾,產生矛盾的結果就是不是你對孩子有了火氣,就是孩子對你發起了怒吼,于是你就可以采用積極的暫停,這樣其實是對雙方都尊重。大家停下來,去各自平靜放松下來,然后再好好的協商解決問題。有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方法看起來好像讓孩子得逞了,明明孩子有了錯,不去指責他,反而暫停,各自去做讓各自高興的事,這也太便宜孩子了,但是為什么要“深陷陳舊的觀念中,堅信孩子要遭到懲罰{或者更糟}才能做得更好,卻理解不了當孩子感覺更好時會做到更好這一事實。”要知道當大家彼此都冷靜下來的時候,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這樣對孩子其實是一種好的幫助他們成長的辦法。畢竟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才是最根本的。
除了“積極的暫停”,我還比較喜歡的就是“要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它的意思在于一定是要走進孩子的內心,而不是停留在控制孩子,用自己的權威去讓孩子去怕你,你要知道你是愛孩子的,所以一定要表達出你對孩子的感受,也可以多和孩子去分享你真實的感受,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是要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最后再回歸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是上來,而且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總是單一的給出建議,也可以給出幾個選擇,讓孩子選出他們自己認為最為合適的。
對于“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從錯誤中學習”這個概念,也是讓我印象深刻。說起我自己,作為快滿一年的新手媽媽,其實很多育兒的方法我也是在試錯中成長起來的,看到作者的觀點我也是更加堅信了要從錯誤中學習,也是暗暗告訴自己一定不要怕發生錯誤,重要的是要在錯誤發生后積極的去反思,爭取不在發生第二次,哪怕發生了第二次,也要再次總結反思,總之不斷自我學習就對了。
最后再說說,在一開始的時候我提到,我在這本書里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是因為我發現由于原生家庭的影響,我成長成了一個控制型人格加上在外的時候特別容易過度尋求關注。對于這兩點我也是需要趁孩子還小需要去不斷提醒自己去改變的,對于控制型人格,雖然很早就認識到了,有的時候也能當知當覺,但是往往總是有不知不覺的時候,所以對于我來說真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