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時節陽氣生發,肝火旺盛,該如何養生?康康君把防病養生寶典送給你!
飲食:清淡素鮮防體熱
春天正是肝木之氣旺盛的季節,人的脾土之氣會相對受到抑制,因此,春天宜少食酸味的食品,多食甘味的食品,以達到補養脾臟之氣的目的。
防體內積熱,飲食上一定要清淡素雅。
品種要“素”,不要大魚大肉。
菜品要“鮮”,可以適當選吃時令菜,如薺菜、芹菜、萵筍等。對蛋白的補充可以通過豆腐、豆芽等植物蛋白來替代。
另外,春天少食用“發”的食品,如筍、雞等。內火過盛的人盡量避開羊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等大辛大熱食品。
茶飲:四種茶降“清明火”
清明時節陽氣生發,很容易讓五臟“上火”。各種降火的茶飲別用錯了。
降心火:蓮子心和綠茶泡水
這類人群會因著急、心思過重等原因引發心火,而出現失眠、心煩、舌尖較紅或長口瘡。
除了飲食上用些蓮子心和綠茶泡水外,還需要控制情緒,遇事不要過慮、少走心思,避免因心火旺盛而受到心腦疾病的困擾。
降肝火:野菊花泡水
這類人群因焦躁情緒、睡眠質量不好等原因引發肝火,導致頭痛頭暈、眼干、口苦、兩肋脹痛、高血壓、長斑等。
飲食上用野菊花泡水并保持心情舒暢,還要注意別熬夜,經常熬夜打亂肝臟正常排毒時間,加重肝臟工作負擔,給健康火上澆油。
降胃火:綠豆煲粥
這類人群因過食油甘厚味,或偏愛辣、甜等重口味飲食,引發胃火,導致口臭、口腔潰瘍、反胃、長痘、便秘等。
滅胃火要遵循清熱、清滯原則,除了平日多喝一些綠豆粥外,更要少吃過于甜膩的食物,多吃些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且應注意口腔及面部清潔。
降肺火:煮梨水喝
這類人群因吃得太撐或穿得過暖等,引發肺火。導致咽干疼痛、咳嗽、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發燒、鼻出血等,可以熬點梨水喝。用酸梨熬水喝,潤燥效果相對更好。
需要降肺火的人群,除了喝梨水,保證充足睡眠外,在飲食上可以吃些白蘿卜、芹菜、菠菜、香蕉、蘋果等涼性食物。少吃肥肉、巧克力、甜食等熱量高的食品。
養生:三個不節食的減肥招
“清明過后,開始減肉。”清明過后,春陽升發已經相當旺盛,養生就要以降壓減脂為主。減肥的秘訣在于減腹,減腹的秘訣是溫腹。怎樣做呢?有三個方法最為見效。
每周拍腹一身輕
在肚臍兩邊脂肪最豐厚的地方,或者摁上去有脂肪結塊的地方,雙手用力拍打10分鐘。大多數人都能拍出紅、紫、青、黑等不同顏色的痧斑、包點,這就是體內淤滯的寒濕、火毒被拍出來的表現。拍完后喝一杯溫水,能加速排毒。
每周拍一次,連續幾次,您就會發現拍出的痧斑逐漸減少,到最后基本上不會再出現了。寒濕淤滯排干凈了,減肥自然就快。
日敲天樞排便暢
天樞穴屬于胃經,又聯系大腸,最能通腸道、排宿便,是名副其實的減肥大穴。很多人一敲天樞穴便要跑廁所就是這個緣故。腸道通了,脂肪就不會堆積。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5到10分鐘,敲至小腹發熱為止。
揉腹三次勝吃參
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的效果。經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熱,不但可以有效地驅寒暖腹,還能養元補氣、滋陰培陽。
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后按順時針方向揉。揉的次數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小腹常溫,元氣充實,減肥就會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