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一場高考就是全國統一一場大型考試,它到底多重要呢?
高考看起來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驚險,聽起來是一場沒有廝殺的戰爭,但是輸了就是跌入低谷,贏了的人,最終是王。
它你人生第一場也是唯一的一場公平考試,這場考試不看家庭背景,不會因為你的身份地位弄虛作假,更不會因為你的才華橫溢或者漂亮的臉蛋給你退路,它對每一個人都一樣,只會那冰冷的分數來決定勝負……
即使是這樣,那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得人來擠破頭也要走下去呢?
因為這是你通過大學的唯一途徑。
所以,一場考高,它真的很重要。
它不至于決定你的一生,可是在未來的五年里,它對你的影響是極大的。
它將要劃分你們三六九等,將要劃分你們專業區別,將要劃分你們的生活圈,甚至,你的三觀問題。
2016年,我覺得我做了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參加了高考,但是結果對我來說,至今都是個無法釋懷的梗。
上了大學,你或許對你身邊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多了一些新鮮感,覺得脫離了班主任的視線,終于可以放肆的打游戲,瘋狂的逃課,甚至為所欲為的睡大覺,你覺得你上升到了天堂,你再也不用看班主任那兇狠的目光,你玩手機玩到手抽筋也不會有人來和你搶手機了……
可是,一個月過后呢?
一個月后你發現你的生活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那些五湖四海的同學依舊和你只是同學沒有絲毫的進展,那些陌生的課程和嶄新的書本提醒你連翻都不曾翻過,甚至你的手機還是躺在那里,你依舊是一個人……
我上大學第一節課我的大學老師告訴我說:“你們的高中老師和你們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那就是上了大學你會自由,其實并不是,你可以放縱你可以那樣折騰,只是你拿什么去告訴你四年后的HR你可以?你以后想要的你只有現在自己爭取,因為這是你們在學生時代里最后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沒有人逼你做什么,一切都是靠你自己去爭取……”
后來我發現的卻是那樣的,我記得我開始聽高數課的時候真的很痛苦,第一節,我的教授說arctan、arcsin、csc、ses……(三角函數的一部分)這個符號的時候我完全是蒙的,因為我高中是文科,這些來自于理科。
即使是這樣,我們有人告訴教授我們來自文科生(因為會計招生時候是文理兼收但是專業偏向理科),但是教授回復我們:“那你們高中老師沒給你講么?你自己不會看么?”
大學沒人因為你的不懂你的無知就可以寬恕你,甚至還是那句話,你要的你只能自己爭取。
而且面對三六九等的大學生,你會發現你在一個三流的大學和在一個985 ?211的大學里區別很大,不是因為學歷,是和素質有關。
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就會遇見什么樣子的人,甚至你再一個不三不四的大學里,你指望你能遇見什么驚駭人世的大人物,多的只是幾個奇葩而已。
所以上一個好的大學對你來說至關重要。
再拿就業方向來說吧……
大學生就業之分本科和專科,但是本科里還有三個等次,也就意味著說你們畢業證是一樣寫著本科生,但是你考慮過你憑什么去和那些孩子在一個平臺呢?
我不是歧視三流孩子,我只是覺得當我們能在選擇面前有時間努力,那為什么不爭取?
所以,你知道三本孩子怎么做的么?
三本的孩子在一本大學沒有要求考英語四六級的情況下自己發瘋了的背單詞,完了練聽力,甚至計算機二級證,什么營銷證,銀行從業資格證,導游證……各種能用的證考上了,拿著這些,你才在競爭的時候多了幾分勝算。
那么話說回來,那你高中欠下的,大學是不是要還呢?
所以,你覺得你還愿意在墮落下去么?比起那可怕的五年里,你現在還敢揮霍那剩下的一百多天么?
再拿考研來說……
我遇見一個211大學的研究生,我說:你怎么做到的這么輕松的考到211的研究生呢?
他回復我:“那不難啊,基本上本校的本科生考本校的研究生都能過啊!我覺得輕而易舉。”
聽完這個答案你或許會覺得“沒關系,高考留下的遺憾我可以考研,考到211的大學里去,我還有一次機會。”
可是我們又錯了。
研究所只有在一流大學里才有,那么你要考研,你只能考一本的研究生,那當你不是一本的孩子的時候呢?
考研意味著你大四那一年里你只能像高中這樣熬夜看書,甚至補你大一大二欠下的帳,和你的高考重蹈覆轍,甚至比高考還不公平,那你為什么高考的時候不一次性考好?
所以高考是你唯一一次的公平考試,剩下的考試都是用你的學校來劃分,那你明白了么你一場高考對你多重要了么?
我記得我上大學的第一個月里,做兼職的時候開始有人問你的學校是哪個?我報出我的學校名字換來是對方的疑惑,大多數人是不知道,但是我寧可他們不知道。
因為知道的人知道后是諷刺的一笑,那一刻,你覺得比打你臉還難受。
我曾經被人這樣輕視過,但是自己啞口無言不懂狡辯,自己跑回來在被子里大哭,還不知道和誰訴說,準備的說是不知道怎么去說,因為對方說的就是事實。
后來我所能做的就是安靜的接受現實,然后自己承受著打擊,自己舔干了傷口的血液,完了就是拿著那份傷痛告訴自己你要加油,在大學我不敢說我怎么努力,只能說盡力吧,盡力四年后你對你的HR說你真的可以。
所以高考對我來說至今是個解不開的梗,久久不能釋懷。
我曾經見過一個學姐,她真的說起來算是很優秀的,甚至在她們院校里基本沒什么可挑,她的對象是一所知名大學或許大家都知道的上海復旦大學,她自己也是一流的學校,看起來兩個人似乎很般配。
盡管這樣,兩個人在大四的時候還是說了分手,理由就是看似可笑的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說白了就是三觀不同唄,當那個復旦的孩子說他們今天又怎么和那個高校交流會,什么名人去他們學校開講座,然后那個一流的女孩子依然沒有什么話題和他繼續。
到了畢業季就是真的分手季,所以你們覺得你們在學校談的如膠似漆的愛情的時候,你有沒想過你們拿什么來為你們的愛情續命?
從十幾歲就妄想走到幾十歲的的思想恐怕也就在我們高中這個時候才有吧。
不是嘲笑我們的年幼無知,只是告訴我們該在什么年紀就應該做什么事,你現在屬于提心吊膽的早戀,當你四年后你還沒有對象的時候,你放心,你爸媽比你還著急。
所以踏實安心的準備你的高考,考完了你想怎樣就怎樣,那個暑假你可以嗨,可以自己去旅行,但是請你珍惜你從小到大你最長的一個假期,那個假期你可以做很多很多。
珍惜你高中你還能看到的書,見到的人,因為過了這個階段以后真的和眼前的一切沒有任何交集。
我畢業前,離高考還有四十六天的時候,做歷史卷子做的垂頭喪氣什么恨不得撕了卷子,可是我的老師告訴我,放下你的浮躁與不安,因為四十六天以后你再也沒有機會和它接觸。
我當時不以為然,后來在大學里事實證明老師說的是對的,我再也沒機會去接觸政史地,再也沒人指著你的鼻子罵你洋流圖畫錯了,也再也沒有人讓你站起來背什么唯物辯證法,甚至別人說的歷史故事你聽得都心疼。
我有一天無聊的時候趴在桌子上,拿了兩張大A4紙寫下了地理的總框架,甚至選做題里的旅游地理。寫完之后你覺得那是你的努力,可是那又怎樣,你完了還是得面對你的專業課,它提醒你你桌子上擺的那些都是過去了,不對嗎?
所以珍惜高考前的每一天,與其告訴你高考多重要,不如直白的說考一個好大學多重要,盡你入場前的每一分鐘,那都是你能抓住的可能。
看到這里了,那么你呢?
你還敢揮霍你考前的時間嗎?
這個寒假,“彎道加速”我想你更明白,這也是我的畢業班主任當時告訴我們的。
走過的路,說出了這番話。希望每一個考生可以不枉費你的高考。
它決定不了你的一生 ,但是是最有意義的一場考試。
加油吧,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