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敏感的動物,總是能輕易的判斷出同類。
這就是為什么會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樣的話,俗語和道理都是前人經過教訓得來的經驗,否認是沒有用的。
你是什么樣的人,應該在哪一個層次,從你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這也是心理學所說的原生家庭的影響。一個人要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很難的,尤其是在原生家庭十幾年都沒有提升的情況下。
山雞要想變鳳凰,何止要脫一層皮,那要從根源處抽筋洗髓。如果一個人能完全洗去原生家庭影響,那無疑是等于重生。其中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不亞于用鋼絲球刷肉。
原生家庭所在的社會地位越低,相應要付出的努力就要越多,還要把基因帶來的相貌身材的影響考慮進去。人無疑是分三六九等的,除了社會地位的階級,還有人種類別的階級。
國外不乏出身卑微但因為身材相貌得天獨厚進而被發掘成為國際名模的例子。納塔利·沃佳諾娃(Natalia Vodianova)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她的成功當然還包括她的付出。要登上國際T臺,講標準流利的英文,討好性格怪異脾氣惡劣的奢侈品牌的掌門人,單靠皮相是遠遠不夠的。之所以說美麗和運氣也是實力,那是因為美麗和運氣都是旁人沒有辦法奪取的。
可悲的是,你越努力的擺脫原生家庭,卻越能深刻的體會到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我將它稱之為基因行為。女孩長大了會漸漸覺得自己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像母親,例如廚具的擺放,收納衣物的順序等等,即使你從來沒有模仿過母親的行為。男孩也會無意識的模仿父親對待女性和面臨恐懼的舉動,例如向女性表明存在感的方式,或者是面對突發狀況的反應。除非是孩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比父母更鮮明的引導目標,否則一般都不會走的太偏。
我堅信人性本惡,而你人性中有多少善良的成分,對惡行的包容程度,都取決于原生家庭中善惡成分的構成。這里的原生家庭還不僅僅是父母,還包括父母所在的原生家庭。
青少年在成長期間,同齡人的影響往往會比父母來的更直接和更有說服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更適用于朋友之間的互相影響。個性的多樣化通常都是在同齡人的引導下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