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自學連載教程第4課《打與摘》
在古琴的右手八種基本指法中,無名指的打與摘無疑是最弱的兩種指法,不僅其撥弦的力度較弱,而且其運指的靈敏度也是最差的。所以這兩種指法在近代以來,許多時候都被勾剔所代替。只是在許多古譜中應用較多,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古人比較追求運指的均衡性與美觀;還有古曲中聲多韻少,密集的繁聲,需要數指并用才能如意表達。即使現在,打與摘這兩種指法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勾剔是無法完全代替的,只是作用相對要小的多。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兩種指法:
一、打
打就是右手無名指向里側撥弦,其手型請看圖示:
指法要領:打的要領基本上與勾相似,先將右手平伸、自然放松;以無名指的指尖部位觸弦,這時手指與弦開成大約75度的夾角;將弦繃緊后,以指根關節朝后下方發力瞬間撥弦、指甲帶過;撥弦后將名指停靠于后一弦上放松。
常見錯誤:名指疲軟無力,撥弦如摸;觸弦太深、音色太濁;沒有繃弦、彈弦如蹭;屈伸前兩個關節摳弦;發力方向太向下,手指碰到琴板上等等。打的減字譜符號是“ ?”下面我們來做一下打的基本練習,
練習二十二? ? 打的基本練習
由于名指的手指獨立性天生較弱,開始練習時,大家容易找不到發力的感覺,或是覺得名指特別的笨拙。這時需要大家盡量多做練習。練習時要放慢、大力,把每個音彈的結實、干凈。每打一音都要將手指調整到最佳角度,再發力撥弦。
二、摘
摘是右手名指向外側擊弦,其手型請看圖示:
指法要領:摘的指法訓練要領基本上與中指剔相同。先將名指置于所剔之弦的后一弦上,指尖落弦;將名指微曲略向前傾,也象短跑運動員即將起跑時的姿勢。然后以指根關節發力,將名指向前方弦上彈出,指尖部位(離甲尖2毫米左右)擊于前面弦上,之后名指迅速放松。
常見錯誤:不做手型準備,隨意將弦彈出;摘前手指懸空或太高、或太低;名指向斜上方彈弦,發音虛弱;手腕隨之晃動,彈弦如蹭;發力方向沒掌握好,將指碰到下一弦上等等。摘的減字譜符號是“ ? ??”,下面我們來做一下關于摘的基礎練習:
練習二十三? ? 摘的基本練習
三,打摘組合指法
在前面的課中,我們已經介紹過勾剔、抹挑這兩種右手的組合指法,而打摘連彈也是右手的組合指法之一,它的順序是先打后摘,其運指方法與勾剔基本相同。打摘的減字譜符號為“
”,現在我們來做幾個打摘的練習:
練習二十四? ? 打摘基本練習
練習二十五? 打摘混合節奏練習
練習二十六? ? 打摘綜合練習
三、樂曲練習
通過以上四課的練習,大家對右手的八種基本指法應該有的初步的了解與認識,下面我們來學一首歌曲名叫《靜夜思》,這只小曲不難,大家主要應體會其中的情緒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