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在展開本章討論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失敗的案例。你召集一群下屬開會,原本關于新產品研發周期的正常討論,變成了一場討厭的爭吵,指責,抱怨,不歡而散。讓人郁悶的是你連事情的起因都沒搞清楚,你只記得當你開始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下屬,表現的有些專治和咄咄逼人時,馬上有同事對你怒目而視,有同事開始沉默,然后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由于你太過于關注對話內容本身,太過強調產品開發周期這件事,以至于對其他人的感受和表現方式,語氣語調等細微的方面都視而不見了。
實際上,我們很多人都不具備“雙路處理”的能力(即同時關注對話內容和對話氣氛兩方面),當對話風險很高,雙方情緒激動的時候更是如此。我們往往深陷于對話內容無法自拔,幾乎不可能騰出精力去觀察自己和對方會有哪些細微的變化。即使對話中出現的情況讓我們大吃一驚,我們也最多認為:“哎呀,怎么搞的,好好的對話竟然變成這樣的結果!”如果能發現對方什么時候失去安全感,你就餓能采取行動做出補救,為此,我們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觀察對方的安全感何時出現危機。
片段二
一句話說的合宜,就如同金蘋果在銀籃子里。——圣經《箴言25:11》
只要在對話中營造出足夠安全的氣氛,你才可以隨心所欲的討論任何問題,對方才會全神貫注的聆聽你的看法。
伊芳決定和老公討論棘手的夫妻關系問題,她本來就有一些不安,沒想到老公還對她言語攻擊,這位老公真會幫倒忙,于是她開始沉默應對。她該怎么做才能回到坦率健康的對話模式呢?如果換做是你,當安全氣氛受到威脅的時候,怎樣做才能有效的和對方溝通自己的看法呢?
在此類情況下,對話“低手”通常會完全忽略對方安全感的迫切需要,毫無顧忌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考慮對方如何接受這些信息。對普通對話者來說,他們會意識到安全感出現危機,但往往采用錯誤的方式掩蓋問題,轉移問題,營造虛假的安全感,這種策略只能逃避真正的問題,永遠不會解決問題。比如老公對伊芳說:老婆,我真的很想多陪陪你,可工作上的壓力快把我逼瘋了,沒辦法和你共享二人世界。對話高手絕不會玩兒這種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