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長春市新金享,早上10點到的,下午5點才離開,這7個小時讓我感到十分羞恥成為一名太鋼員工。到底發生了什么?聽我慢慢道來。
10點到了,一位中層接待,十分客氣,招呼端茶倒水,閑聊幾句場面話之后,提到某些關鍵點,比如質量等等,客戶也毫不避諱的說你家東西改進的太慢了。
中午客戶老總接待吃飯,該公司是家族企業,女的是董事長,管經營,男的是總經理,管技術,技術人員心思比較細膩,對太鋼分析的十分到位,但也令我十分羞恥,他說:山西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地理位置險要且資源豐富,導致官本位思想嚴重,所以你們單位的領導都是玩政治的,而企業是要經營的,玩政治的管企業能管好嗎?所以你家的東西一來質量不好,二來質量不好還不改進,那市場一步一步丟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我聽完感覺分析的簡單透徹,而我又十分羞恥。
雖然說企業產品不好,不是我個人原因,但個人與企業終究是連在一起的,企業好,個人也覺得榮耀,企業不好,個人也覺得羞恥,即使我個人工作做的再完美,我可以覺得問心無愧,但企業產品不好我無法覺得不羞恥。
中午吃飯從12點吃到下午4點多,每人喝了半斤酒,都聊開了,對方老總雖然現在已經不用我家產品了,但依然十分誠懇的分析有關市場、產品、渠道等等方方面面,我聽完感覺十分誠懇。很多時候,對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認知水平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在客戶的眼中,對產品的嚴苛要求是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的一種手段,不分對錯,只是他提出要求,誰能滿足誰干的問題,而在我司的技術人員眼里,這嚴苛要求是無理要求。所以我認為商業社會最好不要混雜情感,根本不存在誰為難誰,如果你干不了還逼你干,那是為人所難,但沒人逼你啊,你可以不做啊,商業買賣之所以成立是雙方協商一致后的結果,不存在誰逼誰的過程,如果有也是你自己逼你自己,因為某些原因自己逼自己答應完不成的承諾,比如某些領導的政績。另外,對于趨勢>行業>企業>個人的理解更為透徹,無論什么企業性質,產品不好就是不好,什么長輩說的國企都這樣,那寶鋼為啥干的比我們好?所以在個人的職業選擇上,不要太把企業性質等等方面放在心上,最根本的是這個企業為什么盈利,有什么護城河,這些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依附在這個大前提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