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呢?在正常人的眼中,這個世界是由一系列可見的物體構成,在盲人的眼中,世界是由一系列聲音構成。在青蛙的眼中,也許這個世界是由一系列動態的線條構成,而在蜻蜓的眼中,這個世界其實是由許多世界構成?
我們總認為蝙蝠眼睛不好,所以看不清這個世界,然而也許蝙蝠看到的世界和我們大同小異,因為從根本上講,我們看這個世界的原理都是相同的,都是借助了波的反射——其區別僅僅是人眼接受光波,而蝙蝠接受超聲波而已。當然還有一點不同,自然界有很多發射光波的東西能供人眼借助,而蝙蝠只能靠自己發射聲波——更形象一點來說,也就是蝙蝠走路需要隨身攜帶手電筒罷了。
在物理學上,一般把時間看做這個世界的第四個維度。那么,如果不考慮時間在我們眼中的特殊性,將時間維度和空間的另三維組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四維空間的話,那么,假設我們所存在的這一塊四維空間外有一個旁觀者,在這個旁觀者眼中,我們的世界應該是怎樣的呢?
如果我們的這一塊四維空間是流動的,那么我們所謂的因果關系不過是這塊流動的空間的一種必然規律罷了——就像是在流淌的河水中滴入一滴墨水,墨水會隨著水流氤氳、擴散一樣。
如果我們的這一塊四維空間是凝固的,那么,我們所感受到的因果關系、記憶以及時間順序,都不過是一些凝固的假象而已。我們認為我們的時間是連續的,是由過去流向現在,又由現在流向未來,僅僅是因為在每一個時間切片中,在那一個時間點上,我們的大腦中記錄的記憶是從我們認為的過去記錄到我們認為的現在然后終止的。也許我們的時間存在著斷層,也許我們的時間根本就是倒流的又或者是雜亂無章的,然而,在每個時間切面上,我們的記憶都記錄著我們自以為的過去和現在,那么,在我們的感受中,這個世界的時間依然是正向流動的,一切的因果關系都是井然有序的。
換一種更淺顯的說法,如果把我們的世界比作一本連環畫,而把時間比作這本連環畫的厚度,或者說是頁碼。那么,不管這本連環畫被正著翻,倒著翻,被撕下幾頁,甚至所有頁碼被打亂重排……對于具體的每一頁中的我們來說,依然認為這個世界是由過去和現在所組成的,在我們的感知里這個世界的時間依然是均勻,連續并不斷向前流動的——因為在這一頁中,我們的記憶是這樣記錄的……
記得在霍金的《果殼中的宇宙》,曾提到這個世界也許是高維世界在三維世界的一個全息投影。其實如果剔除時間維度(畢竟在我們眼中時間維度相對于空間來說太過特殊——它與空間的長寬高三維看起來一點也不對稱),僅僅考慮三維空間的話,為什么不能將我們這個世界看成是一個四維空間在三維空間上的切面呢——就好像是用一把二維空間構成的刀在三維的蘋果上切一刀所留下的那個切面一樣。在這種假設下,對照我們所熟知的二維空間與三維空間,可以得出許多有意思的推論。
比如說,假設在我們的三維空間中有一個平面,它是一個二維世界,那么如果我們把一支鋼筆垂直穿過這個平面,在二維世界的觀察者眼中,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象呢?
首先,當鋼筆剛剛接觸這個平面的時候,觀察者會看到二維世界里憑空出現了一個點。隨著鋼筆漸漸穿過這個平面,這個觀察者會發現這個點漸漸擴大,擴大到一定程度開始保持(這時鋼筆的中段開始穿過平面),然后開始縮小,(鋼筆尾端穿過平面),縮小成一個點(鋼筆尾部穿過平面),然后這個點憑空消失。穿過的鋼筆多了,這個觀察者就會認為,在這個二維世界內,一切事物往往會從憑空出現的的一個點開始生長,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停止生長、然后收縮,最終縮為一點,然后消失。
把這種情形推廣到三維空間,把我們的三維空間看做一個四維世界的平面,你會想到什么呢?黑洞和白洞?和剛才的情形感覺有些相似,但是好像還差點——畢竟我們對四維空間并不了解。那么,大爆炸理論呢?大爆炸理論里那個宇宙最終收縮為奇點的情形呢?看上去是不是更加相似呢?
還不止這些。比如說,我們讓一個不規則的,有許多分支的物體在那個平面上來回穿梭,讓它在穿過那個平面的時候不停的翻滾,那么對于那個平面上的觀察者來說,它又觀察到了什么呢?它能從這個物體在平面上留下的各種截面中找到一些不變的規律,然而更多的卻是變化的,似是而非的規律。在我們的世界中,是否也存在著大量這樣的規律呢?
在黑客帝國的電影里,人類生活在一個叫做“矩陣”的世界里。大家當然知道這只是一部電影,但是,在真實的世界里,我們又怎樣才能知道我們沒有生存在一個類似“矩陣”的世界里呢?畢竟,我們的一切感覺,都不過是外界信號對我們腦神經一種刺激而已。只要能夠模擬出這種信號,將它們傳遞給我們的腦神經,那么,我們的大腦就會被欺騙——想要讓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是怎樣的,只需要模擬出相應的信號就可以了(甚至于都不必這么麻煩——在《楚門的世界》里,人們自他出生起就將他放入了一個巨大的舞臺場景中,讓他看到、聽到、感知到導演想讓他知道的一切,于是他所認識的那個世界就是導演想讓他認識的世界)。
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由一臺大型服務器所編出的程序世界,那么,也許光速的不變,以太的不存在,就都可以說得通了。光速的不變只是因為光速在這個程序里被定義為了常量,而以太的不存在則是因為這個世界本就是被數據定義出來的,根本就沒有空間的概念,也就更不會有絕對空間的概念了。
想要打破這個程序世界,也許我們可以嘗試將兩面鏡子相對放置,這樣,每面鏡子都需要無數次反射出對面鏡子所照射出的景象,對于這個世界的服務器來說,它需要無數次調用資源來運算鏡子所反射出的景象,相當于開了一個無窮迭代的函數,最終將導致服務器的資源耗盡而崩潰。
然而,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由程序編出來的,那么,編制這個世界的程序員絕不會留下這么低級的bug,他只需要定義一下鏡面顯示的分辨率極限就足以阻止無窮迭代的事情發生了。所以說我們還是無法證明這個世界不是由程序定義出來的吧……
這個世界是唯物的。我們從小被教育這個世界是唯物的,我們的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確是唯物的。然而,有沒有可能,這個世界的確由我們的意志所決定的?只是我們每個人所能改變的尺度太小,我們感覺不到而已?也許,在觀察者效應中,我們就可以用我們的認知,去改變微觀粒子的結果?而當整個世界數十億人乃至歷史上無數人對這個世界進行觀察時,這個世界就遵循了我們的意志,坍縮成了我們眼中的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