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只有痛苦的人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所以大多名家都生平坎坷。可小云,卻依舊寫不出任何東西。
小云出生在一個中原的小村莊里,所有兒時的記憶便是父母無休止的爭吵和那夠不到的灶臺。年幼時小云不明白為什么父母總是吵架打架,只會天真的以為只要她做的夠好,父母便會結束戰爭,回來寵愛她,所以小云很小就會在冬天幫爸爸洗衣服,夏天跟媽媽一起收小麥,閃亮的夏天與金黃的麥浪對于小云來說是最美好的記憶,回去路上的一根冰棍常常令小云合不攏嘴,那時的幸福如葡萄架上的葡萄,只要伸手便可觸摸。
童年時作為家里的長女,盡管爺爺奶奶并不太喜歡,但也算享受到了一些關愛,上學時小云發現了她覺得更為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學習,學校里有很多小伙伴,沒有階級貧富男女之分,人人看起來那么單純而幸福,所以小云自然而然愛上了這項占據每個人幾乎全部青春的活動-上學。在學校,小云很快樂,快樂到幾乎可以忘卻家中的不幸,但是僅僅也是幾乎,經常家里都是一片狼藉,父親醉酒在一邊,母親不知所蹤,鄰居把小云悄悄拉到一邊,說:你趕緊去找你爺爺和叔叔,回娘家把你媽媽接回來。小云心里很害怕,她害怕爺爺家,爺爺從來都很兇,沒有圣誕老人的慈祥,盡管從來未責罵過小云,但眼神里的不喜也是顯而易見,小云從小就懂得看別人的眼色,但即使看懂了她也不知道該怎么去迎合和討喜,所以站在爺爺奶奶家的木門前,小云徘徊了好久好久,卻始終不敢叫人,或者每次叫人都用蚊子般的聲音,生怕被里面的人聽到,那扇門仿佛比動畫片里的怪獸都恐怖,仿佛一打開洪水猛獸便會將她吞沒,鄰居奶奶等了好久也不見小云回來,就過來了,一看小云還在門口徘徊,急的不行,便親自叫開了門,小云如釋重負般的松了口氣,后面便是爺爺奶奶教訓爸爸,讓爸爸去舅舅家把媽媽接回來,爸爸不愿意去便被爺爺打了兩下,后來在第二天便不情不愿的把媽媽接回來了。這樣的事情在小云自記事以來便發生了無數次,但每次發生,都觸目驚心,小云除了眼淚,似乎再貢獻不了什么了。
漸漸的,小云上初中了,盡管農村對于女孩受教育,往往是秉著女孩兒是賠錢貨,能少則少,但小云卻享受了比大部分女孩更多的讀書環境,緣由則是小云的母親曾經也受過良好教育,后來因為想家和神經衰弱,便匆匆的輟了學,后來便嫁給了爸爸,懂事后的小云經常在想,是什么造就了父母的婚姻悲劇,是包辦婚姻還是父母的性格還是小云的性別?
高中是小云自出生以來過的最恣意的時光。金黃的秋天,落葉滿地,充滿青春且文藝的氣息,小云自己騎著自行車開始了四年的高中生活,現在的小云依舊是那么膽小而敏感,一點兒也沒有年輕人該有的活力,母親除了在交錢的時候來了一次外,便再也沒送過小云來上學,以后的每個周末,每個學期末都是小云自己騎著那輛破舊的自行車來來往往,那時的小云幸福的連其他同學都有父母接送都來不及嫉妒和羨慕,仿佛下了海的魚兒,沉默的但內心無比的雀躍著。
2005年9月1日,小云15歲,騎著破舊的自行車,把上掛著2個洗臉盆,后面座架上放著被子和席子,媽媽幫小云扎的很結實以防半路上掉下來,騎著小車風一般的來到了學校,高中是縣內最好的高中,盡管小云老師差了一分,但媽媽堅持給學校了3600元讓小云讀了最好的高中,最好的最好的,小云心里默默念著,高中生活我來了……
陽光明媚,一切剛剛好,不多也不少,看了自己的分班和宿舍號,小云便把自行車騎到了宿舍樓下,拖著行李爬到了自己的宿舍502,開心的把自己的床鋪鋪好,又簡要的打掃了衛生,小云便鎖上門去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