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申老師分享與成長群的第二篇文章。最近ICO挺火的,今天就來談談ICO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ICO?
ICO按照英文字面意思來解釋 (Initial Coin Offerings),是一種用加密貨幣投資早期項目的方式
是指的用虛擬幣去投資的早期產品或者項目的行為。
使用的虛擬幣,有可能是比特幣,也有可能是 ETH 以太坊,另外還有一些項目接受更多的品種的虛擬幣。比如今年很多項目開始用EOS、QTUM來參加。
為什么這些公司要發行ICO呢?原因大概有兩種,第一是因為直接募集人民幣有非法集資的風險,用虛擬幣就繞開了法律風險;第二就是為了圈錢。
二、參加ICO的收益是什么?
廢話,收益肯定是賺錢了。那就列舉一些歷史數據吧。當然,這是一些賺錢的數據。最近的來說吧,唯鏈眾籌一個以太坊給4025個代幣,一個代幣成本大概0.5左右,過了幾個小時就上線,價格4.5附近,大概十倍的回報。通常投的項目只要不是太差,往往都是一倍甚至好幾倍是回報,今年有些項目幾十倍上百倍的回報。比如,著名的第一個壞了ICO規矩的量子鏈,眾籌2元,開盤20,最高120,太他媽壞規矩了,大家往死里黑。開玩笑的,喜歡黑的人都是沒投的人。記得,昨天看到很多群就在說唯鏈是圈錢的,叫大家不要買。就是因為沒在ICO搶到額度,然后就黑了。
三、參加ICO 的風險是什么?
①代幣價格沒有投的比特幣或者以太坊漲的快。
有的項目比如就說第一滴血,在眾籌的時候用以太80元附近的價格ICO的,記得成本是0.55元,開盤是1元。今年一個以太都最高3000,一滴血很久在5元。也就是說,以太30倍,而代幣10倍,很多人就說還不如留著以太賺的錢多。這種想法我通常懟回去就是:憑你這樣也留不到80的以太坊到3000,當然,我也是。
②破發。
這就是你參加ICO的代幣成本假如是1塊錢,上線到了5毛,是不是傻眼了?我想起來小螞呀。具體數據可能不是那么精確了,大概眾籌成本1.5元,上線1元吧。誰能只是前幾天漲到300多,當時是算破發了。當然,很多比較失敗的項目就是破發之后就沒起來過,具體哪個,我也說不出來,因為還沒投過這么坑的項目。DAO算是一個當時眾籌很火,最后失敗的項目,原因是被黑客黑了幣。
③項目方跑路。
跑路這個雖然少,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也是有一些人遇到這樣坑的。
四、參加ICO的正確姿勢是什么?
①不懂的項目不投。其實,這句話也是拿出來唬人的,很多項目我也看不懂,但是也投了。那到底該怎么選擇呢?看下面一條。
②選擇靠譜的人。既然看不懂白皮書,也沒辦法分辨哪個項目背后是騙人的,那么,我們就看人好了。這里打個廣告吧。或者說,我自己都在哪里參加ICO。早期的時候,基本是云幣網。現在是ico.info和imtoken。這兩個公司的背后的投資人比較靠譜,所以,就覺得他們篩選的項目相對靠譜。從歷史數據來看,收益也還不錯的。當然,也還有很多好的項目在別的平臺,這就要自己去篩選了。
③上線翻倍賣一半,賣得的人民幣再換成比特幣或者以太坊。這個也是最近自己的一個小小感受吧。代幣上線之初也沒有什么歷史數據可以參考,所以很容易有不理性的價格,那么,選擇將翻倍后賣一半把本金換成比特幣,剩余的代幣是0成本的,這樣無論后面漲跌就無所謂了。
五、我投過哪些ICO項目
大概羅列下吧,當做回顧和紀念了。
DAO、1st、瑞資通、億書、ZMC、公信寶、量子鏈、pressone、bigone、bex、菩提、PAY、瑞資鏈(之前的瑞資通眾籌失敗了)、SNT、EOS、Dcash。當然,也錯過了一些項目,自己的項目發現、篩選、搶項目的能力還要提高啊。
寫在最后,賺錢多少大體上和你認知是相關的,運氣也有一些。除了賺錢,生活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