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說已看過幾遍,電視劇應已看過一次,如今重溫一遍,感覺像剛剛大哭過一場,難以言表的悲傷縈繞在心頭,仿佛自己經歷了若曦的一世。
? ? 八爺溫文爾雅,才學很高,對若曦甚好,若曦本也傾心八爺。然而因為知曉歷史結局,自然也趨吉避兇,迎合四爺,不敢放心與八爺在一起。雖然塞外與八爺山盟海誓,企圖用溫柔鄉鎖住八爺,讓他放棄爭奪皇位,以保周全,卻最終分道揚鑣。可是分開前仍然放心不下八爺,囑咐他提防四爺,因此留下禍根。初看起來若曦的做法顯得很婊,先誘惑八爺,而后又提出皇位和自己二選一的難題,不敢共難,也未敢改寫歷史,而且轉眼又投奔四爺。不過細想起來,交好四爺無非是找個日后會成為皇帝的大靠山,只是她沒料到的是,假戲真做深陷其中。這個外表冷酷的四爺,面對死對頭的小姨子仍然坦蕩地說出想要皇位,愿意在雨中與她同受難,遇到危險時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胸膛擋住利箭,凡此種種征服了這個三百多年后的未來人。
? ? 然而死你我活的兩方,一邊是最愛的四爺和知己十三爺,另一邊是曾經的八爺和親人姐姐以及好友十爺。從卷入其中開始,悲劇就已經注定了。
? ? 果然在皇帝面前,看著知己十三爺因八爺的設計而被圣祖爺幽禁,一別十年。四爺也因此受到很大打擊,不得不離開自己,從此深居簡出,韜光養晦。八爺雖然打擊了四爺,卻也無法得到康熙的信任,被針對打壓。兩方都沒有好日子過。
? ? 伴君如伴虎,某一天,聽聞太子求康熙把自己賜給他,無異于晴天霹靂,說什么都是不能接受的,為了拖時間求轉機,不惜重病之下在寒冬臘月里往頭上澆冷水。某一天,自己又要被賜給另外一個人。雖然與十四爺關系漸好,但自己也不愿意就此委屈求全在,做一個不愛的男子的側福晉。于是抗旨不遵,自然遭到懲罰,被貶到浣衣局,做一個最為下賤的奴才。雖然少了許多憂懼,但積勞成疾,于身體種下寒毒的種子。
? ? 寒來暑往,八爺被陷害失了圣心,從此再無問鼎皇位之力。十四爺風頭日盛,四爺也開始參與朝堂議事。不知不覺間,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在一系列的變故后,四爺取得了皇位爭奪戰的勝利,所謂一條船上的人,自然也是要支持四爺,即便他這皇位只是一句不確定真假的口諭而已。
? ? 原以為,最愛的人成為了皇帝,應該是沒有什么好懼怕的了,說日后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不為過。然而事情沒那么簡單。皇位既來的名不正言不順,自然就有暗藏的反對力量,雍正深知這一點。古來帝王的事,少不了殘酷和流血,前朝一些知情人難逃此劫。若曦在皇宮多年,也是有一些朋友的,他們無一例外全都死了。四爺在鞏固皇位和保護若曦的這條路上越走越偏,逐漸事與愿違。而若曦在先后遭遇八爺受難,十爺受難,李公公自盡,姐妹玉檀被處以極刑,姐姐病逝等一系列打擊后,已然身心俱疲了。
? ? 然而四爺的恨還沒有消散,他針對八爺十爺還在繼續,無辜的人還在受牽連。最后在得知當年十三幽禁和四爺受難的原因,竟來自自己當初對八爺的友善提醒時,終于崩潰,孩子也掉了,身體也傷了,心也終于涼了。若曦選擇將一切坦白,自己既對不起知己十三,更傷害了四爺,再難回到過去,也不愿意再在紫禁城中束縛,終于選擇離開。
? ? 穿越到八貝勒府的開始,原是無憂慮的。幾位爺雖然相爭,但也有表面和氣的時候。十幾年過去了,一切物是人非,歷史的結局不變,只是局內的每個人都飽受痛苦,無一例外。而今又回到王爺府,躲開了紫禁城,從此一切愛和恨都與自己無關了。在十四爺府,倒是這輩子難得的清閑,過去愛恨終于塵埃落定,只剩下思念。
? ? 好的悲劇是蕩氣回腸的,經歷了若曦跌宕的一生,仿佛她的經歷就是觀眾的經歷,她的悲苦就是觀眾的悲苦。走的時候,那副看遍紅塵的平靜感,甚至讓人感覺到一種真正的解脫。最后還是沒有等來四爺,沒有為之前的誤會和愛恨一個澄清的機會,若曦突然地來又突然的走,只留下觀眾無盡的傷感和遺憾。
? ?
? ?
? ? 論奪嫡,《步步驚心》遠遠比不上《瑯琊榜》,論宮斗,更是遠遜于《甄嬛傳》,但《步步驚心》本就不同于前兩者,不是所有相似主題和故事背景的劇都可以拿來比較的。《步步驚心》的內核從來都不是宮斗和謀略,而是現代人與古代人世界觀的碰撞和愛恨情仇的故事。
? ? 姐姐若蘭不介意與妹妹共享一個丈夫,明慧熱衷于針對若蘭搞爭寵,八爺訓斥若曦不要說大逆不道的話,四爺始終不明白為什么紫禁城里就活不下去,眾人都勸若曦請皇帝賜個好婚事,若曦寧愿死也不嫁給十四爺。來自文明社會的人,是自主自由和待人平等真誠的。無論是當值的家丁小太監,甚至浣衣局的宮女都真誠相待。雖然知道等級森嚴,但經常是作為平等的朋友對待別人,甚至是皇帝。時常嗆那些阿哥們,無法無天。假使若曦能答應十四,或者早些時候答應八爺,日后做個閑散的側福晉,也不至于年紀輕輕就油盡燈枯死了。或者沒有那么好心給已經分手的前男友透露消息,日后也沒有那么多事。如果不是那么重情,也不用勸十爺勸十三勸八爺,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然而她堅持著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不是單純的四爺的人,而是有八爺十爺十三爺十四爺這些朋友,有悉心教導的李公公良主子,有姐姐若蘭妹妹玉檀,有敏敏格格等等。她串聯起故事里所有的人物,在所有人的心中都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 她是張曉,而不僅僅是馬爾泰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