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品牌而言,數字時代,數據在某種意義上就代表了用戶,品牌分析數據,目的就是讀懂、贏得用戶。但問題是,現實中,散落的數據等同于零散的信息,彼此之間并不互聯,無法連貫描述用戶行為,也就無法上升為知識和洞察,更無法應用到商業場景中形成智慧。
面對數據洞察的痛點,6月27日,個推創始人兼CEO方毅出席了G-Media2019峰會,與數百位品牌主高層以及資深數字營銷專家,就用戶洞察與廣告投放如何走向數據化進行了深入交流。
個推以消息推送服務起家,成功服務了包含人民日報、新華社、新浪微博、京東、滴滴出行等在內的數十萬APP,由此沉淀了海量數據資源。截至目前,個推SDK安裝量近400億,覆蓋設備近40億。基于龐大的數據體量,我們通過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線上行為偏好和線下活動場景,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形成了豐富的畫像標簽,為數據洞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方毅介紹,個推在數據方面,秉承“數據沉淀-數據中臺-數據應用”三步走原則,實現了數據從信息到知識最后轉化成商業智慧的過程。
在個推眾多的大數據服務中,方毅在會上重點介紹了品牌DMP服務——個燈數盤,并列舉了個燈數盤在垂直人群行業和大眾消費品行業的不同打法。
對于汽車、母嬰、奢侈品等垂直行業的品牌主而言,營銷的核心訴求就是找到真正的消費者。
在汽車行業,有一個有趣的段子:如果你想知道瑪莎拉蒂真正的潛在用戶,就在4S店門口,看那些提車出來的人是不是你想象中的用戶。我可以告訴你,完全不一樣。
人海茫茫,品牌主如何才能精準找到目標用戶?從大數據角度分析,垂直行業的目標人群,往往擁有很多顯性特征,個燈借助算法技術,對這些特征進行充分挖掘,再通過標簽的形式,將特征轉化成品牌主容易理解、帶有真實消費者“溫度”的營銷語言。目前,個燈數盤已擁有數千種的標簽,且這些標簽都是基于用戶真實的行為偏好得出,全面而客觀。品牌主通過不同的標簽組合,實現目標人群的精準定向。
鎖定目標人群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利用look-alike算法進行人群擴量,以找到更多的潛在目標人群。個燈數盤依托個推海量的移動端數據,為品牌尋找相似用戶提供了豐富的線上線下特征數據支撐,以及足夠寬廣的用戶池。今年5月,個燈數盤幫助某歐洲奶粉品牌,對30萬會員人群進行相似人群擴量,最終生成了一個3000萬的人群包。在確保精準的前提下,助力品牌影響更多的潛在目標人群。
此外,個燈數盤還提供智能流量篩選服務,能夠幫助品牌對媒體流量進行優劣排序,讓數據真正驅動廣告投放。說到垂直行業的廣告投放,方毅建議品牌主采取反復觸達的策略,加強消費者的品牌認知,提升有效轉化。
對于日化等大眾消費品行業,營銷則需要換一種打法。和垂直行業的客群有所不同,大眾消費品的客群更加泛化,即一個產品可以賣給所有人,而同時又具有細分化和個性化特點。“對70歲的老人和00后的大學生投放同一個廣告,肯定是不合理的。大眾消費品的營銷核心是對用戶進行分群聚類、區別對待。”方毅如此說道。
在服務大眾消費品牌過程中,個燈數盤通過數據勾勒出目標人群的特征,根據不同的特征表現對人群進行劃分,并通過基礎屬性、興趣愛好、媒體習慣等不同的維度進行充分舉例,進一步豐富人群故事。不久前,個燈就幫助高露潔對旗下某款電動產品CRM系統中的已購用戶進行了人群聚類分析,將目標消費者劃分為五類群體,并詳細羅列了每一類人群的特點,讓品牌主可以很具象地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和內容去給消費者種草。
如今,從BAT到互聯網各垂直領域巨頭都在關注流量運營。作為品牌的必爭之地,站內往往是核心流量來源,然而其競爭呈現飽和的紅海態勢,品牌獲取流量的成本成倍攀升。很多品牌主陷于站內的流量惡性競爭,突破不了增長的疲態。對于他們而言,將眼光轉向站外,率先在廣闊流量藍海中掌握核心優質流量,才是破局之道。
個燈數盤擁有海量的站外數據資源,通過人群洞察和智能選量等方式,助力品牌從站外精準引流。
數據營銷如今已是一個高度競爭的領域,品牌主、代理商、DSP供應商、媒體方、監測方,各種角色和職能也有各自的精細化定位,大家各司其職,實現共贏。整個營銷環節中,個推以第三方DMP能力為立足點,為品牌主提供數據前驗服務。只有做好投放前期的數據驗證,品牌主才能實現更加完整的用戶洞察,從而篩選更加優質的廣告流量。
當前,數據營銷3.0時代正從之前的“移動互聯”向“數據智能”時代邁進,對個推而言,數據智能的意義不僅在于智慧增長,還在于通過對用戶的深度理解、對場景的準確判斷和對技術的堅實儲備,幫助用戶實現與品牌的美好連接,從而達到最佳的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