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說不,身體卻很誠實。這句話好像打了我們所有人的臉。
每一天,我們都在與身邊的誘惑作斗爭。
吃吃吃、買買買、啪啪啪,似乎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
那是什么能夠讓我們能夠與人類共同的夢想相抗衡呢?
除了屌絲的現狀,還有就是我們身體內零星的意志力。
從小到大,意志力這個詞似乎灌滿了我們每個人的耳朵。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減肥50斤,當我們看到一個人一年看300本書,當我們看到一個老煙民戒了抽了40年的香煙,我們都會挑起大拇哥,這毅力,這意志,牛逼。
這個意志力到底是什么呢?
意志力是抵制誘惑,就是上面那些吃吃吃、買買買、啪啪啪還有更多的誘惑。
當一個人面對這些誘惑,說“我對這些完全沒有意志力”的時候,他的嘴、肚子、心里或者全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都在說,我對這個根本沒法說不。
就像我面對羊肉串的時候,就這么點出息。
意志力,首先就是能夠說出“我不要”的能力。
就是做到明明身體很想要,也能做出我不要的決定。
“我不要”大概是懶癌和拖延癥的人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所以意志力還意味著對抗自己。
對于一篇今天應該完成的文案、對于今天中午該涮的碗、該拖得的地、對于今天該見的客戶,意志力代表著我們得學著說“我要做”。
即使你并非心甘情愿,意志力也會逼你完成必須做的事,這就是“我要做”的力量。
意志力就是在身體很想要的時候說我不,然后在身體不想去的時候,說你要去。
就像老媽子一樣,你不愛聽啥他說啥,說完還得讓你按他說的干。
“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兩種表現,但他們不是意志力的全部。
想要知道什么時候說不、什么時候說好,還需要我們有一個總指揮,“我想要”。
就是牢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比如當你面對好吃的、大美女、打折商品的誘惑以及拖延癥的時候,你得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變的苗條成男神、家庭美滿、升職加薪等等。只有想到這些,才能遏制一時的沖動,做到自控。
意志力就是駕馭“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這三種力量。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我們有意志力,但我們還是常常敗給了誘惑,這是為什么?
我們的大腦里面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則克服沖動、深謀遠慮。
任意妄為的自我代表著本能,深謀遠慮的自我代表著理智。
你可能會想,既然本能總是帶來麻煩,那我完全把本能給消除了多好。
沒了本能我就不會死命的吃好吃的,體重就能下降;沒了本能我就不會害怕看恐怖片;沒了本能,我就不會去外面沾花惹草。
可是你還得看到,如果沒有了欲望,人們就會變得很沮喪;沒有了恐懼,人們就無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
我們在意志力挑戰中獲勝的關鍵,在于學會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這些本能。
只有理智教會本能,產生協作,意志力才會非常強大。
那么怎么讓理智教會本能呢?
你可能會覺得我們做決定的時候都是理智的,可事實上并不是,大部分人做決定的時候就像開了自動擋,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為什么做決定,也沒有認真考慮這樣做的后果。
更可怕的是,有時候我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已經做了決定。
有一項調查人們每天做多少和食物相關的決定。
你覺得咱們一天大概需要做多少個和食物有關的決定。
答案約為227個,這是美國一個機構做的調查。人們是在毫無意識到情況下做出的這200多個選擇的。
所以咱們想要有自制力,首先的讓自己意識到我們在做決定,讓我們意識到我們這個時候需要意志力。否則,大腦總會默認選擇最簡單的處理路徑。
這就需要我們的“元認知”能力。所謂“元認知”就是抽離事情本身看問題的能力,或者說是用“上帝視角”看問題的能力。
想象抽離自己看問題,或者站在高處俯瞰一個小鎮的感覺。
只有“元認知”能力提升了,意志力就能更多的參與到決定中,我們才能用意志力不斷改善我們的行動。
意志力小練習
1.至少選一天,把你做的決定都記下來,在這一天結束的時候,回想你做的決定,分析哪些有利于你實現目標,哪些會消磨你的意志。堅持記錄你的決定,還有助于減少在注意力分散時做決定,同時增強你的意志力。
2.冥想五分鐘。在腦海中默念“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當你開始走神的時候,重新集中注意力。從五分鐘開始,時間逐漸增強。
這是我讀《自控力》的讀書筆記,文章最后的小練習來源于書本,如果你想提高意志力,我們一起練習。
版權印為您的作品印上版權82380125